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洞庭之南潇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
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举者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北来迁客古藤州,度湘独吊长沙傅。
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横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
兰堂置酒罗馐珍,明烛烧膏为延伫。
清歌宛转绕梁尘,博山空蒙散烟雾。
雕床斗帐芙蓉褥,上有鸳鸯合欢被。
红颜深夜承燕娱,玉笋清晨奉巾屦。
匆匆不尽新知乐,惟有此身为君许。
但说恩情有重来,何期一别岁将暮。
午枕孤眠魂梦惊,梦君来别如平生。
与君已别复何知,此别无乃非吉徵。
万里海风掀雪浪,魂招不归竟长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来宿约无期爽。
君不见二妃追舜,恨染湘竹终不枯。
无情湘水自东注,至今斑笋盈江隅。
屈原九歌岂不好,煎胶续弦千古无。
我今试作义倡传,尚使风期后来见。
门前冠盖但如云,玉貌当年谁为主。
风流学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断肠句。
流传往往过湖岭,未见谁知心已赴。
举者却在天一方,直北中原数千里。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北来迁客古藤州,度湘独吊长沙傅。
天涯流落行路难,暂解征鞍聊一顾。
横波不作常人看,邂逅乃慰平生慕。
兰堂置酒罗馐珍,明烛烧膏为延伫。
清歌宛转绕梁尘,博山空蒙散烟雾。
雕床斗帐芙蓉褥,上有鸳鸯合欢被。
红颜深夜承燕娱,玉笋清晨奉巾屦。
匆匆不尽新知乐,惟有此身为君许。
但说恩情有重来,何期一别岁将暮。
午枕孤眠魂梦惊,梦君来别如平生。
与君已别复何知,此别无乃非吉徵。
万里海风掀雪浪,魂招不归竟长往。
效死君前君不知,向来宿约无期爽。
君不见二妃追舜,恨染湘竹终不枯。
无情湘水自东注,至今斑笋盈江隅。
屈原九歌岂不好,煎胶续弦千古无。
我今试作义倡传,尚使风期后来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流落 liú luò
(1).漂泊外地,穷困失意。 唐 钱起 《秋夜作》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潘华 流落他乡,不知下落。”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我们是 兴平 二年一同流落到这里来的,在这里同住了十二年了。”
(2).流失在外。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二砚今亦流落,不知所在,良可嘆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城东掌录》:“稿甫成而得疾奄逝,其书竟不知流落何所。”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命令 两江 总督、 江苏 浙江 巡抚,向各书贾客书船,探索各大藏书家书籍流落何方。”
(3).犹沦落。《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妻子诉道:‘丈夫薄倖,宠娼弃妻,若留女儿与他,日后也要流落为娼了。’”《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浄。”
(4).衰落。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 卫种 《〈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昔 西班牙 民族,尝雄飞於世界,其后不竞, 美 西 之战,遂蒙失败,论者究其教育衰頽,故国势流落。”
(5).犹留落。际遇不好,无所遇合。 唐 刘长卿 《送李中丞之襄州》诗:“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六:“﹝ 郑顾道 ﹞在馆阁,十年不迁,人皆叹其流落,而 顾道 晏然无求进之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下石钟山 有阁……游览之地,于斯为最,乃其地为公所,荒芜不治,北牖下有槽櫪,马矢堆积,令人叹絶,此与才士流落不偶者何异。” ——《漢語大詞典》
(2).流失在外。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二砚今亦流落,不知所在,良可嘆惜。”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城东掌录》:“稿甫成而得疾奄逝,其书竟不知流落何所。”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命令 两江 总督、 江苏 浙江 巡抚,向各书贾客书船,探索各大藏书家书籍流落何方。”
(3).犹沦落。《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妻子诉道:‘丈夫薄倖,宠娼弃妻,若留女儿与他,日后也要流落为娼了。’”《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浄。”
(4).衰落。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 卫种 《〈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昔 西班牙 民族,尝雄飞於世界,其后不竞, 美 西 之战,遂蒙失败,论者究其教育衰頽,故国势流落。”
(5).犹留落。际遇不好,无所遇合。 唐 刘长卿 《送李中丞之襄州》诗:“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六:“﹝ 郑顾道 ﹞在馆阁,十年不迁,人皆叹其流落,而 顾道 晏然无求进之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下石钟山 有阁……游览之地,于斯为最,乃其地为公所,荒芜不治,北牖下有槽櫪,马矢堆积,令人叹絶,此与才士流落不偶者何异。” ——《漢語大詞典》
行路难(行路難)xíng lù nán
(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漢語大詞典》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安 。” ——《漢語大詞典》
暂 ( 暫 ) zàn
暂 [ zàn ]
-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 猝然。
-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解 jiě/jiè/xiè《國語辭典》
解 [ jiě ]
動- 分割、剖分。如:「解剖」。《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解黿。」《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 分裂、分散。如:「瓦解」、「溶解」、「難分難解」。
- 打開、鬆開、鬆脫。如:「解扣子」、「解開繩子」、「寬衣解帶」。
- 免除、消除。如:「解圍」、「解悶」、「解救」、「解渴」、「調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釋」、「辯解」。
- 曉晤、明白、清楚。如:「理解」、「了解」、「費解」、「大惑不解」。
- 排出汗水或大小便。如:「小解」。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 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文體名。古代文體之一,旨在辯論解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賢者著述曰傳、曰記、曰章句、曰解、曰論、曰讀。」《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乃作進學解以自諭。」
- 答案。如:「不得其解」。
- 見識、看法。如:「獨到的見解」。
解 [ xiè ]
動- 鬆懈、懈怠。《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虜久屯聚,解弛。」
- 參見「解縣 」條。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解狐。
解 [ jiè ]
名- 參見「解元 」條。
- 官署、官吏辦公的地方。《商君書·墾令》:「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槩。」《文選·左思·吳都賦》:「屯營櫛比,解署棋布。」
-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下喝賜錢酒賞犒捉事人,解這崔寧到臨安府,一一從頭供說。」
- 典當、抵押。《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贖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 租用、租借。《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楊三官人同那妻子和當直去客店,解一房歇泊。」《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當日天色晚,見一所客店,姊妹兩人解了房,討些飯喫了。」
征鞍 zhēng ān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漢語大詞典》
聊 liáo《國語辭典》
聊 [ liáo ]
名- 乐事、兴趣。《楚辞·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汉·王延寿·注:「聊,乐也。」
- 姓。如汉代有聊仓。
- 藉、依赖。如:「民不聊生」。《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 闲谈。如:「聊天」、「闲聊」。
- 姑且、暂且。如:「聊备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三五:「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一顾(一顧)yī gù
(1).一看。 汉 东方朔 《七谏·怨思》:“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戏欷而霑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 唐 刘长卿 《题虎丘寺诗》:“徘徊北楼上,江海穷一顾。” 巴金 《利娜》上篇:“怎样才能够使他知道我在这里千方百计地求他一顾啊!”
(2).《战国策·燕策二》有经 伯乐 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主簿怨情》诗:“生平一顾重,宿昔千金贱。”《南史·萧子显传》:“一顾之恩,非望而至。”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诗:“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3).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之时, 彭王 一顾,与 楚 则 汉 破,与 汉 而 楚 破。” ——《漢語大詞典》
(2).《战国策·燕策二》有经 伯乐 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主簿怨情》诗:“生平一顾重,宿昔千金贱。”《南史·萧子显传》:“一顾之恩,非望而至。” 唐 李益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诗:“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3).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之时, 彭王 一顾,与 楚 则 汉 破,与 汉 而 楚 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