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满簪华发,花鸟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梦,定绕林丘。君知否,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幽州。山偃蹇,孤云何事,飞去还留。问来今往古,谁不悠悠。怪底眉间好色,灯花报、消息刀头。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看看 kàn kàn
估量时间之词。有渐渐、眼看着、转瞬间等意思。 唐 刘禹锡 《酬杨侍郎凭见寄》诗:“看看瓜时欲到,故侯也好归来。” 宋 王安石 《马上》诗:“年光如水尽东流,风物看看又到秋。”《水浒传》第一回:“﹝ 洪太尉 ﹞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説,肚里踌躇。”《儒林外史》第一回:“看看三个年头, 王冕 已是十岁了。” 郭沫若 《恢复·金钱的魔力》:“它已经吃遍了全世界的穷人,我的一家看看也快要被它吃掉。”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珠帘(珠簾)zhū lián
珍珠缀成的帘子。《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於正殿,以朝群臣。” 唐 李白 《怨情》诗:“美人捲珠帘,深坐顰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看时节同上妆楼,手捲珠帘上玉钩。”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一:“两行红烛参差过,哄得珠帘尽上钩。” ——《漢語大詞典》
暮卷
沈约诗合欢叶暮卷帘
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 暮卷西山雨 ——《骈字类编》
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 暮卷西山雨 ——《骈字类编》
天际(天際)tiān jì
天边。《易·丰》:“丰其屋,天际翔也。”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长江 天际流。” 明 张居正 《皇贵妃发引鼓吹词》:“天际苍苍陵树,极目伤心处。” 巴金 《家》二十:“太阳带着新的光明从天际升起来。” ——《漢語大詞典》
识 ( 識 ) shí/zhì
识 [ shí ]
-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记住:博闻强~。
- 标志,记号。
归舟(歸舟)guī zhōu
返航的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佇归舟,释我吝与劳。” 唐 杜甫 《晓望白帝城盐山》诗:“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宋 苏轼 《郁孤台》诗:“他岁三宿处,準拟繫归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