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雨后松枝浑黛绿,冻馀泉窦尚春温。

饶节宋代〕《赠毛雍玉县丞谢到山中

何事凌寒带晓暾,高才不肯簿书昏。别峰小寺已鸣磬,夹道短篱犹闭门。

雨后松枝浑黛绿,冻馀泉窦尚春温。聊将二物方君德,富贵功名不足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雨后黛绿泉窦春温

雨后(雨後)yǔ hòu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漢語大詞典》
松 ( 鬆 ) sōng《國語辭典》

松 [ sōng ]

  1. 松科植物的總稱。種類極多,一般為常綠喬木。幹聳直,皮粗厚,葉如針,花單性,結毬果,木材用途甚廣,可供醫藥和工藝用。
  2. 姓。如隋代有松贇。
枝 zhī/qí《國語辭典》

枝 [ zhī ]

  1.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2.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3.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4.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5.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1.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1.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浑 ( 渾 ) hún
浑 [ hún ]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3. 全,满:~身。~然。
  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6. 姓。
黛绿 dài lǜ
(1).青黑色,古时妇女画眉用的颜料。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閒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黛緑慵挑,金粉羞调。”
(2).比喻年青。 柯灵 《香雪海·团圆》:“她明如秋水的双眼充满幻想。黛绿的年华已有了些戏剧性的经历。”
(3).墨绿;浓绿。  ——《漢語大詞典》
冻 ( 凍 ) dòng
冻 [ dòng ]
  1.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结。~害。~馁。
  2.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肉~。
  3.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伤。~疮。
馀 ( 余 餘 ) yú
馀 [ yú ]
  1. 见“”。
  2. 姓。
泉窦(泉窦)
唐 郑谷 寄赠蓝田韦少府先辈 斫冰泉窦响,赛雪庙松春。  ——《骈字类编》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春温 chūn wēn
(1).春天的温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宋 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时於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清 孙枝蔚 《薤露行》:“春温变秋肃,朝阳成夕曛。”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2).指春暖之时。《宋史·李若谷传》:“卒挽舟过境,寒瘠甚者,留养视之,须春温遣去。”
(3).中医病名。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
(4).中医病名。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