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开盛菊开初,老兴无如九日何。
紫薇开盛菊开初,老兴无如九日何。小憩松阴风落帽,剧谈时事口悬河。
山斋葵藿聊添饮,野鸟笙簧对客歌。丹壑翠崖双不借,莫将行脚笑哥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紫薇 zǐ wēi
(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去年当此夜,坐对紫薇间。”
(2).见“ 紫微 ”。 ——《漢語大詞典》
(2).见“ 紫微 ”。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盛 shèng/chéng《國語辭典》
盛 [ chéng ]
动- 用容器装东西。如:「盛饭」、「盛汤」。
- 容纳。如:「箱子太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 古代装在食器里祭祀的谷物。《周礼·地官·闾师》:「不耕者祭无盛。」汉·郑玄·注:「盛,黍稷也。」
盛 [ shèng ]
形- 兴旺、繁茂、丰富。如:「兴盛」、「旺盛」、「茂盛」、「丰盛」、「盛馔」。
- 浓厚的。如:「盛情」、「盛意」。
- 大规模的。如:「盛大」、「盛举」、「盛事」。
- 极,表程度之深。如:「盛怒」、「盛夸」、「盛赞」。《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 姓。如汉代有盛苞。
菊开(菊开)
元 顾瑛 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分韵得满字 菊开重阳华,对酒莫辞满。 ——《骈字类编》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名-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 很、極。如:「老遠」、「老早」。
-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 流行,盛行:时~。新~。
- 准许:不~胡闹。
- 或许:~许。
- 姓。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无如(無如)wú rú
(1).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礼记·哀公问》:“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汉 牟融 《理惑论》:“ 尧 不能化 丹朱 , 周公 不能训 管蔡 ,岂 唐 教之不著, 周 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 唐 刘长卿 《谪官后却归过虎丘怅然有作》诗:“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有何!”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敌已深矣,恐怖何益?‘剪灭此而朝食’,谁不欲为?无如不可猝得。”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仍託空言。” 郭沫若 《后悔》:“假使写小说能够就和书记生写字一样,每天都能写得一两万字时,那他一个月也可以有两三千块钱的进款了。无如要写小说,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参见“ 无如之何 ”。
(2).无所归依。《庄子·人间世》:“泽若焦,民其无如矣!”
(3).不如,比不上。《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崔颢 《经华阴》诗:“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 祖禹 所为本末,无如臣最熟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説鬼神难欺,无如此一段话本,最为真实骇听。”《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官居作宰 邯郸 道,夺利争名总是空,无如且把韶华惜。”
无所依归。如,归往。《庄子·人间世》:“﹝ 卫君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郭象 注:“无所依归。” ——《漢語大詞典》
(2).无所归依。《庄子·人间世》:“泽若焦,民其无如矣!”
(3).不如,比不上。《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崔颢 《经华阴》诗:“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 祖禹 所为本末,无如臣最熟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説鬼神难欺,无如此一段话本,最为真实骇听。”《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官居作宰 邯郸 道,夺利争名总是空,无如且把韶华惜。”
无所依归。如,归往。《庄子·人间世》:“﹝ 卫君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郭象 注:“无所依归。” ——《漢語大詞典》
九日 jiǔ rì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漢語大詞典》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