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令狐楚〔唐代〕《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
笑怜从事落乌纱。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笑怜从事落乌纱。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龙山归出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谢公(謝公)xiè gōng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
秋思 qiū sī
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 沈佺期 《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 苏辙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騫。” 明 高启 《谢陈山人赠其故弟长司所画山水》诗:“满空云冻动秋思,飞泉落日何萧骚。” 周咏 《秋怀并留别湘中诸友》诗之八:“湖海蹉跎感岁华,满腔秋思繫蒹葭。” ——《漢語大詞典》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形-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蜡屐(蠟屐)là jī
(1).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 ( 阮孚 ),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郁达夫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漢語大詞典》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郁达夫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漢語大詞典》
登高 dēng gāo
(1).升至高处。《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明 刘基 《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郁达夫 《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 石虎 《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七日登高》诗, 韩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
(4).锦的别名。 晋 陆翙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鄴 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 平阳 采桑之津,躬劳蚕月。” ——《漢語大詞典》
(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 石虎 《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七日登高》诗, 韩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
(4).锦的别名。 晋 陆翙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鄴 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 平阳 采桑之津,躬劳蚕月。”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菊花 jú huā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南朝 梁 王筠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宋 戴复古 《九日》:“醉来风帽半欹斜,几度他乡对菊花。”
(2).酒名。 唐 王绩 《赠学仙者》诗:“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参见“ 菊花酒 ”。
(3).饼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 ——《漢語大詞典》
(2).酒名。 唐 王绩 《赠学仙者》诗:“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参见“ 菊花酒 ”。
(3).饼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饼店》:“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