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蔼近当行药处,
令狐楚〔唐代〕《郡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之趣》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
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青蔼(青蔼)
江淹诗松气鉴青蔼霞光铄丹英 ——《韵府拾遗 泰韵》
近 jìn《國語辭典》
近 [ jìn ]
形- 时间、地点、血统、关系等方面距离不远的。如:「近日」、「近郊」、「近亲」。《墨子·经说下》:「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 浅显明白、容易了解。如:「浅近」。《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也,善言也。」
- 相似、几乎一样。如:「近似」。《礼记·中庸》:「知耻近乎勇。」
- 靠近、接近。如:「挨近」、「迫近」。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亲密。如:「亲近」。《论语·阳货》:「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合乎。如:「不近情理」。宋·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 掌管,主持:~家。~权。~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 应该:应~。理~。老~益壮。
- 抵敌:万夫不~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 顶端,头:瓦~。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 合宜:恰~。适~。妥~。
-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 吃亏,受骗:上~。
-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行药(行藥)xíng yào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墨子·非攻中》:“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食者多而利者少,则非常行之药。’”
(2).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北史·邢峦传》:“ 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参见“ 行散 ”。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 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漢語大詞典》
(2).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北史·邢峦传》:“ 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参见“ 行散 ”。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 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