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容貌静悬秋月彩,

张辞唐代〕《上盐城令述德诗

门风常有蕙兰馨,鼎族家传霸国名。容貌静悬秋月彩,
文章高振海涛声。讼堂无事调琴轸,郡阁何妨醉玉觥。
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容貌秋月

容貌 róng mào
(1).容颜相貌。《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南史·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王明清 《春娘传》:“ 玉 为人容貌清秀,举措闲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説着我县君容貌,真个是世间少比,想是天仙里头謫下来的。” 巴金 《灭亡》第十一章:“她的态度,她的容貌,她的声音都充满了热情,使 李冷 十分感动。”
(2).指可以修饰容貌威仪的装饰品。如玄纁玑组、羽毛齿革之类。《左传·宣公十四年》:“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彩章,嘉淑而有加货。” 杨伯峻 注:“容貌、彩章等亦均是小国所献大国之物……容貌、彩章者,盖指玄纁璣组、羽毛齿革诸物,皆所以充衣服、旌旗之装饰者。”一说,指威仪容颜。见 杜预 注。
(3).犹样式。《管子·乘马》:“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与功而不与分焉。” 郭沫若 等集校:“《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 郑 注‘服者之形容也’, 郑司农 云‘容谓象式’,则容貌犹今之样式也。”  ——《漢語大詞典》
静 ( 靜 ) jìng《國語辭典》
  1. 「静 」的异体字。
悬 ( 懸 ) xuán
悬 [ xuán ]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3. 距离远:~隔。~殊。
  4. 危险:~崖。~乎(“”读轻声)。
  5. 公开提示:~赏。
秋月 qiū yuè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漢語大詞典》
彩 cǎi《國語辭典》

彩 [ cǎi ]

  1. 文章。《宋书·卷七三·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
  2. 颜色、颜料。如:「五彩夺目」、「色彩」、「水彩」、「油彩」。
  3. 光华、光泽。唐·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诗:「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4. 赞美、夸奖的欢呼声。如:「喝倒彩」。《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那四面看的人,就海潮一般,喝了个连环大彩。」
  5. 奖。如:「头彩」、「摸彩」、「中彩」。
  6. 伤。如:「挂彩」。《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时三儿在旁边正呆呆的望著公子的胸脯子,要看著这回刀尖出彩。」
  1. 多种颜色的。如:「彩霞」、「彩衣」、「彩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