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晓殿(晓殿)
梅尧臣诗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晓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 殿卷帘迟 ——《骈字类编》
龙光(龍光)lóng guāng
(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 ,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汉 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3).天子气,瑞气。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裕 ( 刘裕 )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
(4).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 ( 马融 )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敍腹心之愿。’” 明 吴承恩 《贺金秋泉翁媪障词引》:“日近灵椿,接龙光於瑞桂;露指慈竹,籍凤采於崇兰。”
(5).特指皇帝的风采。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诗之三:“忆从便殿覲龙光,咫尺青蒲近御牀。”
(6).指才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隋书·文学传序》:“ 范阳 卢思道 、 安平 李德林 、 河东 薛道衡 ……或鹰扬 河 朔,或独步 汉 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
(7).喻指有才华者。《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 翻 弟 跃 、 河东 裴敬宪 、弟 庄伯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8).宝剑的光芒。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萧萧永夜悲鸣也,怕龙光渐尔消灭。”亦借指宝剑。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 宠 ”。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 传:“龙,宠也。” 郑玄 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恩泽光耀被及己也。”《初学记》卷二一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谢为东宫奉经启》:“推择而举,尚多髦俊,龙光曲被,独在选中。”按,《艺文类聚》引作“宠光”。 唐 颜真卿 《中散大夫京兆尹鲜于公神道碑铭》:“ 嘉陵 淼淼, 云臺 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 明 唐顺之 《左编附序》:“隐士不事王侯而志可则,深处巖壑而龙光於朝,英主亦往往尊礼其人以风世。” ——《漢語大詞典》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动-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 量词:➊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御 ( 禦 ) yù《國語辭典》
御 [ yù ]
動- 駕馭車馬。如:「駕御」、「御馬」。《說文解字·彳部》:「御,使馬也。」《韓非子·難三》:「知伯出,魏宣子御,韓康子為驂乘。」
- 統治、治理。《書經·大禹謨》:「臨下以簡,御眾以寬。」《國語·周語上》:「瞽告有協風至,王即齋宮,百官御事。」
- 侍奉。《書經·五子之歌》:「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漢·孔安國·傳:「御,侍也。」
- 進獻。《禮記·曲禮上》:「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
- 抵擋、阻止。《詩經·邶風·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是歲漢兵之出擊匈奴者,不得言功多少,功不得御。」通「禦」。
- 天子的、帝王的。如:「御膳」、「御醫」、「御花園」。
- 駕車的人。《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左傳·成公十六年》:「其御屢顧,不在馬。」
- 侍從、僕役。《國語·吳語一》:「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唐·李白〈南奔書懷〉詩:「賓御如浮雲,從風各消散。」
- 姓。如周代有御鞅。
御 [ yà ]
動- 迎接。《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漢·鄭玄·箋:「御,迎也。」《楚辭·屈原·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香浓(香浓)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二首 其一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韵府拾遗 冬韵》:康伯可词古鼎沉烟篆细玉笋破橙橘香浓 ——《骈字类编》
《韵府拾遗 冬韵》:康伯可词古鼎沉烟篆细玉笋破橙橘香浓 ——《骈字类编》
新诗(新詩)xīn shī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 用笔作字:~字。~作。编~。
-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就 jiù《國語辭典》
就 [ jiù ]
动- 成功、完成。如:「造就人才」、「功成名就」。唐·魏征〈述怀〉诗:「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 从事。如:「就职」、「就业」。《水浒传·第四一回》:「科举不第,弃文就武。」
- 趋近、靠近。如:「避重就轻」、「就近照顾」。《易经·乾卦·文言曰》:「水流湿,火就燥。」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因袭。如:「因陋就简」。晋·张华〈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表〉:「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 依顺、依从。如:「迁就」、「半推半就」。《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𦞂地揪住。」
- 即刻、马上。表示事情或动作很快就要发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一会儿就知道了。」
- 只、仅。如:「就剩下这一个了。」
- 表示肯定。如:「这就对了!」、「那就是他家。」
- 早已。如:「一个钟头前,我就来了。」
- 偏、偏偏。如:「我就不信我做不来。」
- 此、其。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 依照。如:「就事论事」、「就原来的规画加以调整。」
- 表承接、选择、让步等关系之词。如:「遇到红灯,就得停下来。」、「一到家,就去休息了。」、「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 纵使、即使。如:「你就不说,我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回》:「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云飞(雲飛)yún fēi
(1).云阵飞行。《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七:“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2).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 ,云飞 苍梧 。”
(3).在云中飞行。高飞。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 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 唐 杜牧 《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进。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虎啸风腾,云飞电掩。”《隋书·炀帝纪下》:“高帆电逝,巨舰云飞。”《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 小张 掩口应诺,云飞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牋记风动,表议云飞。” 隋 卢思道 《卢纪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 汉高祖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汉高祖 ﹞斩蛇于大泽,逐鹿于中原,云飞 丰 沛 之间,雷动 崤 函 之地。”
(7).比喻远走高飞。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 笠泽 天茫茫。”
(8).飘扬貌。 宋 张先 《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词:“雕觴霞灩,翠幕云飞。”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卢躭 ﹞少栖仙术,善解云飞。”《云笈七籤》卷七四:“﹝ 隐栖子 ﹞必当羽化云飞,岂止龟鹤齐寿。” ——《漢語大詞典》
(2).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 ,云飞 苍梧 。”
(3).在云中飞行。高飞。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 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 唐 杜牧 《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进。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虎啸风腾,云飞电掩。”《隋书·炀帝纪下》:“高帆电逝,巨舰云飞。”《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 小张 掩口应诺,云飞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牋记风动,表议云飞。” 隋 卢思道 《卢纪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 汉高祖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汉高祖 ﹞斩蛇于大泽,逐鹿于中原,云飞 丰 沛 之间,雷动 崤 函 之地。”
(7).比喻远走高飞。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 笠泽 天茫茫。”
(8).飘扬貌。 宋 张先 《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词:“雕觴霞灩,翠幕云飞。”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卢躭 ﹞少栖仙术,善解云飞。”《云笈七籤》卷七四:“﹝ 隐栖子 ﹞必当羽化云飞,岂止龟鹤齐寿。” ——《漢語大詞典》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副-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动-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 职官名:➊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第 dì《國語辭典》
第 [ dì ]
名- 次序、等级。如:「次第」、「等第」。《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
- 用于整数数词之前。表事物的顺序或等级。如:「第一」、「第二」。
- 科第。科举榜上的次第。如:「登第」、「落第」、「及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 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如:「府第」、「宅第」、「书香门第」。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 评定。《汉书·卷六四下·王襃传》:「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 科举考试应试及格。唐·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诗:「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 但、尽管。《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