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里共欢除夕酒,灯前俱是异乡人。
竹林行乐且相亲,雪满河山莫问津。邸里共欢除夕酒,灯前俱是异乡人。
世情曲折交游在,客况萧条岁月新。却羡梅花千万树,天涯明日又逢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邸 dǐ《國語辭典》
邸 [ dǐ ]
名- 古代诸侯入京,朝见天子的住所。《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雎)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汉书·卷四·文帝纪》:「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唐·颜师古·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
- 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府邸」、「官邸」、「私邸」。《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
- 旧称诸侯王。《北史·卷四三·张彝传》:「王甚美其才,与河内张衡俱见礼重,晋邸称为二张焉。」唐·元稹〈授薛昌朝等王傅等制〉:「择才以佐诸邸,选士以列东朝。」
- 旅馆。《宋史·卷四三○·道学传·黄干传》:「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
- 屏风。《周礼·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唐·贾公彦·疏:「邸谓以版为屏风,又以凤皇羽饰之,此谓王坐所置也。」
- 器物的底部。《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通「底」。
- 姓。如汉代有邸桂,明代有邸鹏。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共欢 gòng huān
共工 与 驩兜 的并称。 清 唐甄 《潜书·去名》:“ 幽 厉 自成其为 幽 厉 , 共 驩 自成其为 共 驩 ;未闻 幽 厉 ,自号为 尧 舜 , 共 驩 自号为 皋 夔 。虽有 幽 、 厉 、 共 、 驩 无害於人心者,善恶不混故也。” ——《漢語大詞典》
除夕 chú xī
(1).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岁,故称。 晋 周处 《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更及一旬,当是除夕,君可于家专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除夕》:“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
(2).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在这除夕的年夜里,她就约了几个同乡、同学和朋友到她的公寓来过年。”如:除夕之夜。
(3).旧俗亦指冬至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天时地志》:“《太平广记·卢頊传》‘是日冬至除夜, 卢 家备粢盛之具。’是冬至夜亦名除夕也。” ——《漢語大詞典》
(2).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在这除夕的年夜里,她就约了几个同乡、同学和朋友到她的公寓来过年。”如:除夕之夜。
(3).旧俗亦指冬至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天时地志》:“《太平广记·卢頊传》‘是日冬至除夜, 卢 家备粢盛之具。’是冬至夜亦名除夕也。” ——《漢語大詞典》
酒 jiǔ《國語辭典》
酒 [ jiǔ ]
名- 用米、麦或水果等发酵酿制而成,内含酒精的刺激性饮料。如:「米酒」、「葡萄酒」。宋·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三首之三:「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
灯前(灯前)
唐 崔知贤 上元夜效小庾体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十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唐 王建 赠陈评事 春夜酒醒长起坐,灯前一纸洞庭山。
唐 杜牧 南楼夜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十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唐 王建 赠陈评事 春夜酒醒长起坐,灯前一纸洞庭山。
唐 杜牧 南楼夜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骈字类编》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动-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 (一)之又音。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异乡(異鄉)yì xiāng
亦作“异乡”。
(1).犹异方。谓各在一方。《文选·曹植〈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李善 注:“乡,犹方也。”
(2).他乡;外地。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二:“惆悵异乡云水,满酌一盃劝和泪。”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 蓟 北非吾土, 秦中 亦异乡。”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很知道青年作客异乡的苦味。”
(3).指外国。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之二》:“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漢語大詞典》
(1).犹异方。谓各在一方。《文选·曹植〈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李善 注:“乡,犹方也。”
(2).他乡;外地。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二:“惆悵异乡云水,满酌一盃劝和泪。”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 蓟 北非吾土, 秦中 亦异乡。”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很知道青年作客异乡的苦味。”
(3).指外国。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之二》:“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