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短褐直甘乘下泽,异乡终胜赋登楼。

陈造宋代〕《凌晨复有惠急笔次韵 其二

仕涂决矣息交游,姑向林泉访胜流。短褐直甘乘下泽,异乡终胜赋登楼。

惊心梦境檀槐战,屈指乡园秫稻秋。雉翳龟燋缘有用,未闻金弹中沙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短褐下泽异乡登楼

短褐 duǎn hè
(1).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 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逯钦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2).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
直 zhí《國語辭典》

直 [ zhí ]

  1. 不弯曲的。如:「笔直」、「直线」。
  2. 不邪曲,没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3. 纵的、竖的。如:「直行书写」、「铅直线」。
  4.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5. 呆板、僵硬。如:「两眼发直」、「双腿僵直」。
  1. 但、只、不过。《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 竟然、居然。金·元好问〈水调歌头·恨人闲〉词:「恨人闲、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
  3. 没有间隔的。参见「直达 」条。
  1. 抵得上。《史记·卷三○·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通「值」。
  2. 抵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3. 当班、站勤。《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纪上》:「日二人直,备顾问。」通「值」。
  1. 报酬、酬金。《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 姓。如汉代有直不疑。
甘 gān《國語辭典》

甘 [ gān ]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海南荔子味尤甘,杨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诗经·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晋·陶渊明〈有会而作诗〉:「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顺遂。《左传·庄公九年》:「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1. 乐意、情愿、自愿。如:「甘愿」、「甘拜下风」、「自甘堕落」。《诗经·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乘 chéng/shèng《國語辭典》

乘 [ chéng ]

  1. 登、升。《史記·卷八二·田單傳》:「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2. 駕馭、駕騎。《易經·繫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3. 搭坐,用某種交通工具代步。如:「乘車」、「乘飛機」。
  4. 順應、趁、藉著。如:「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5. 追逐、進攻。《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漢書·卷七○·陳湯傳》:「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
  6. 在數與數之間進行乘法運算。如:「三乘二等於六。」
  1. 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即乘法。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方法。」
  2. 姓。如漢代有乘弘。

乘 [ shèng ]

  1. 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如:「萬乘之國」、「百乘之家」。
  2. 史書。如:「史乘」。《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3. 佛教用語。本是車乘之意,用來譬喻教法,以其能載修行者到達解脫的境界。如:「大乘」、「小乘」。
下泽(下澤)xià zé
即下泽车。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緋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清 赵翼 《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诗:“五亩何时乘下泽,一壶还仗引中流。”  ——《漢語大詞典》
异乡(異鄉)yì xiāng
亦作“异乡”。
(1).犹异方。谓各在一方。《文选·曹植〈洛神赋〉》:“悼良会之永絶兮,哀一逝而异乡。” 李善 注:“乡,犹方也。”
(2).他乡;外地。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二:“惆悵异乡云水,满酌一盃劝和泪。”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 蓟 北非吾土, 秦中 亦异乡。”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很知道青年作客异乡的苦味。”
(3).指外国。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之二》:“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1.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赋 ( 賦 ) fù
赋 [ fù ]
  1. 旧指田地税:田~。~税。
  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
  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
  5. 古同“”,铺陈,分布。
登楼(登樓)dēng lóu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