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晴日 qíng rì
晴天。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之一:“閒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漢語大詞典》
疏帘(疏簾)shū lián
亦作“踈帘”。 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宋 张耒 《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清 蒋溥 《桐花歌》:“踈帘一幅 瀟湘 雨,老鶯作歌雏燕舞。” ——《漢語大詞典》
暖气(暖氣,煖氣)nuǎn qì
(1).暖和之气。 晋 张华 《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 唐 孟浩然 《家园卧疾毕太祝见寻》诗:“冰室无暖气,炎云空赫曦。” 冰心 《晚晴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我顿时觉到有一阵清香和暖气,迎面扑来!”
(2).利用锅炉烧出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出热量,使室温增高,然后流回锅炉,重新加热,循环不已。管道中的蒸汽或热水叫做“暖气”。这种设备也称“暖气”。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目前暖气已开放,但天气还不怎样冷。” 丁玲 《奔》:“他们都因为车厢上的暖气和车外的奇异的景致弄活泼了一点儿。”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那时,正值严冬,住室的暖气被拆毁。”
煖氣:温暖的气流。《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行夏令,则国乃大旱,煖气早来,虫螟为害。” 陈澔 集说:“午火之气所泄也。” ——《漢語大詞典》
(2).利用锅炉烧出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出热量,使室温增高,然后流回锅炉,重新加热,循环不已。管道中的蒸汽或热水叫做“暖气”。这种设备也称“暖气”。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目前暖气已开放,但天气还不怎样冷。” 丁玲 《奔》:“他们都因为车厢上的暖气和车外的奇异的景致弄活泼了一点儿。”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那时,正值严冬,住室的暖气被拆毁。”
煖氣:温暖的气流。《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行夏令,则国乃大旱,煖气早来,虫螟为害。” 陈澔 集说:“午火之气所泄也。” ——《漢語大詞典》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动-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