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归侍潘安舆,能宣诏条宽。

彭龟年宋代〕《送李眉州

出捧毛义檄,不违菽水欢。
归侍潘安舆,能宣诏条宽。
古来忠孝事,兼此良独难。
是心无中边,宁择陆与盘。
区区平反念,虽喜不胜残。
那知容色温,足使田里安。
韦编三绝书,十载胸中蟠。
用处义自精,何适非其端。
如水行地中,浑浑不可殚。
尚恨斗大州,不足观其澜。
我昔欲见君,恨不生羽翰。
及兹与君别,一饮盟已寒。
人生聚散情,欲语徒辛酸。
惟此一寸心,万里聊相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潘安诏条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侍 shì《國語辭典》

侍 [ shì ]

  1. 伺候。如:「服侍病人要有耐心。」
  2. 在一旁陪著。《论语·先进》:「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
  1. 服侍或随从他人的人。如:「女侍」、「侍从」。
  2. 侍生的简称。参见「侍生 」条。
  3. 姓。如明代有侍锦。
潘安 pān ān
晋 潘岳 。 岳 字 安仁 ,故省称“潘安”。 潘安 貌美,故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 唐 元稹 《赋得九月尽》:“ 潘安 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国士 潘安 ,贤门 孟光 ,芳姿玉立珪璋。”《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到了那个探花,説甚么 潘安 般貌, 子建 般才。”《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 陈平 、 潘安 不成?”《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为吃了我应分的母奶,他才长成这般 宋玉 之容、 潘安 之貌呢。”  ——《漢語大詞典》
舆 ( 輿 ) yú
舆 [ yú ]
  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
  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台。~论。~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3. 疆域:~地。~图。堪~(相地,风水)。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宣 xuān《國語辭典》

宣 [ xuān ]

  1. 散播、发扬。如:「宣传」。《书经·皋陶谟》:「日宣三德。」唐·柳宗元〈斩曲几文〉:「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2. 发散、疏通。如:「宣泄怨气」。《左传·昭公元年》:「宣汾、洮,障大泽。」
  3. 表达、说明。如:「心照不宣」。《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宋·苏轼〈贺蒋发运启〉:「忽移书之见及,欣感之幸,笔舌难宣。」
  4. 知道、明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5. 以君王的命令传召臣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镜花缘·第四回》:「刚才奴婢已向各花宣过圣意。」
  1. 遍。《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焕炳照曜,靡不宣臻。」
  1. 姓。如明代有宣仲庸。
诏条(詔條)zhào tiáo
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匀徭赋,示以义方。”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在官有疾犯皆去职》:“邑训导 张用斋 庸 《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 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詔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於法,听其解职还乡里。’”参见“ 六条 ”。  ——《漢語大詞典》
宽 ( 寬 ) kuān
宽 [ kuān ]
  1. 横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相对:~广。~阔。~绰。~敞。~度。~旷。~窄。
  2. 使松缓:~心。~衣。~解。~慰。
  3. 不严厉,不苛求:~待。~宏。~厚。~松。~容。~恕。~仁。~赦。
  4. 富裕:~裕。
  5.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