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世间荣耀霎时事,误尺世人人不知。

丘葵宋代〕《春花

花萼相承二月时,深红浅紫总皆宜。
好春安得长为主,落叶那能再上枝。
灿漫不因晴日丽,披离非为晚风吹。
世间荣耀霎时事,误尺世人人不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世间荣耀霎时世人

世间(世間)shì jiān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漢語大詞典》
荣耀(榮耀)róng yào
亦作“ 荣曜 ”。
(1).花木茂盛鲜艳。 汉 边让 《章华台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二:“君不见门前柳,荣曜暂时萧索久。” 唐 柳宗元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诗之一:“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2).富贵显耀。 三国 魏 曹植 《封二子为公谢恩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生自尔情义日洽,荣曜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於王者。” 宋 司马光 《送张兵部知遂州》诗:“人间富贵非不有,似君荣耀真亦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人间荣耀, 徐山人 不復贮齿颊中也。”
(3).美好的声誉。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词列三 王 之次,有荣耀焉。” 清 孙枝蔚 《过茅大方先生祠》诗之一:“富贵还乡井,多遭乡井嗤。不如守大节,荣耀在亲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这两面奖旗是 郭振山 领导下的 下堡乡 五村的荣耀。”  ——《漢語大詞典》
霎时(霎時)shà shí
片刻,一会儿。 唐 吕岩 《酹江月》词:“片晌功夫,霎时丹聚,到此凭何诀。”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俺朝奉赶回去,畧看一看,霎时就来。”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八幕:“霎时,暴雨倾盆;瞬间,飞雪满天。”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误 ( 誤 ) wù
误 [ wù ]
  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
  2. 耽搁:耽~。
  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
  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尺 chǐ/chě《國語辭典》

尺 [ chǐ ]

  1.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公尺等于一百公分;一台尺约三十公分;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
  2. 量长短的器具。如:「皮尺」、「铁尺」。
  3. 像尺的条状物。如:「镇尺」、「戒尺」。
  1. 微小的。如:「尺寸之功」。《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尺 [ chě ]

  1. 参见「[[工尺]]」条。

尺 [ chí ]

  1. 参见「尺寸」(二)​条。
世人 shì rén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唐 李颀 《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红楼梦》第五二回:“世人都説,世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説,不当信。”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若是肯就职,那就即使是出于不得已,也会被世人笑骂。”
(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僧侣”相对。《无量寿经》卷下:“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