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直下谢陶能出手,就中李杜亦差肩。

史弥宁宋代〕《和潘帐干二首

洋洋雅颂几遗篇,删后求诗类一偏。
直下谢陶能出手,就中李杜亦差肩。
多君句好堪呈佛,老我时来未得仟。
两地河山费蘧栩,吟窗何日勘尘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直下出手就中李杜差肩

直下 zhí xià
(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 无名氏 《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6).谓直系下传。 唐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诗:“ 孙 吴 去后无长策,谁敌 留侯 直下孙。” 唐 欧阳詹 《送郭秀才应举》诗:“ 并州 细侯 直下孙,才应秋赋怀 金门 。”  ——《漢語大詞典》
谢 ( 謝 ) xiè
谢 [ xiè ]
  1.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仪。~忱(谢意)。~恩。~意。面~。致~。感~。
  2. 认错,道歉:~过。~罪。
  3. 推辞:~绝。闭门~客。
  4. 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
  5. 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
  6. 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
  7. 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
  8. 姓。
陶 táo《國語辭典》

陶 [ táo ]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如:「黑陶」、「彩陶」。
  2. 姓。如晋代有陶潜。
  1. 制造陶器。如:「陶冶」。《孟子·告子下》:「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2. 比喻培养、教育。如:「陶铸性情」、「熏陶」。
  3. 畅通。《文选·枚乘·七发》:「陶阳气,荡春心。」

陶 [ yáo ]

  1. 皋陶:人名。相传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出手 chū shǒu
(1).往外拿。 宋 朱熹 《与林择之书》:“百事节省,尚无以给。日暮欲致薄礼,比亦出手不得。”《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道:‘多蒙 陈太尉 家奶奶布施,完了观音圣像,不曾去回復他……后来那两尊,还要他大出手哩。’” 清 李渔 《比目鱼·挥金》:“你若肯见允,少也不好出手,竟是一千两聘金。”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二:“外婆告诉我:昨天她在门外买了一个乡下人的五斤小米,那个人低声的说,他要法币。外婆的法币就更不肯出手啦。”
(2).犹脱手。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小生堕落文章,似卖着一件物事,不能出手。” 清 李渔 《巧团圆·争继》:“我想立后承先,不是一桩小事,全要付得其人。况且平空白地把万金家产付他,又赔上一个恩廕,岂是轻易出手的。” 郭小川 《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诗:“老乡们说:‘大川小沟,赛过 苏 杭 二州。’我看哪:拿十个 纽约 来换,咱们也不出手。”
(3).指诗文写出或传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当其年少气鋭,从军 黔 楚 ,有江山戎马之助,故出手即沉雄踔厉,有 幽并 之气。”
(4).谓出而任其事。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宗室覃恩免解》:“诸人相率诣宰府,且徧謁侍从、臺諫,各纳一札子,叙述大旨……是时诸公莫肯出手为言。”《水浒传》第二四回:“如今又亏杀这位娘子出手与老身做成全了。”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所以我决计不干这事了,索性开初就由一个不被他们所憎恶者出手,实在稳妥得多。”
(5).动手。《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 晋 谢玄 《与兄书》:“此固下大有鱸鱼,一出手钓得四十七枚。”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之一:“都人共喜大师回,比户争迎不得催。正值土楼滩水浅,大家出手挽船来。”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中:“懒息妇,今日不出手,祇会火炕上搏老公乎?”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我这一次出手原重了些。” 茅盾 《子夜》十四:“女工们竭力忍耐,避免和这些人打架,而这些人呢,也没接到命令真真出手打。”
(6).显示身手。 宋 陈师道 《绝句》:“不共 卢 王 争出手,却思 陶 谢 与同时。” 宋 陆游 《五更读书示子》诗:“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老舍 《四世同堂》七一:“她决定要在车站上作出几件出手的事来,以便快快的高升一步,好能穿上漂亮的衣服,抹上口红,把浪漫与杀人联系到一处。”
(7).犹开始。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新的本国的西医又大抵模模胡胡,一出手便先学了中医一样的江湖诀。”《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一出手,他就按兵不动,派出十个、八个人到山里来找红军。” 周恩来 《我们要说的话》:“就拿经历说,他既没有在 满清 时代做过事,也没有去北洋政府下任过职,一出手他就已经在‘五四’前后。”
(8).指袖子。《红楼梦》第九二回:“人的眉、目、口、鼻以及出手、衣褶,刻得又清楚,又细腻。”  ——《漢語大詞典》
就中 jiù zhōng
(1).其中。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元 曾瑞 《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 郭沫若 《苏联游记》:“东方古典文学家 安得力夫 报告,指示了各种古文书,就中有蒙古文的资料。”
(2).居中;从中。《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可是就中却知道了 中国 外交界几件逸事--笑话。”  ——《漢語大詞典》
李杜 lǐ dù
(1). 东汉 李固 、 杜乔 的并称。《后汉书·李杜传赞》:“ 李 杜 司职,朋心合力。致主 文 宣 ,抗情 伊 稷 。”
(2). 东汉 李膺 、 杜密 的并称。《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 李膺 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 杜 焉。”
(3). 东汉 李云 、 杜众 的并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四李社》:“ 弘农 五官掾 杜众 ,伤 云 以忠諫获罪,上书愿与 云 同日死。帝愈怒,下廷尉,皆死狱中。其后 襄楷 上言,亦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 李云 、 杜众 以直通受诛,此又一 李 杜 矣。”
(4). 东晋 杜预 与 北魏 李冲 的并称。《魏书·王肃传》:“詔曰:‘……故 杜预 之殁,窆於 首阳 ;司空 李冲 ,覆舟是託。顾瞻斯所,诚亦二代之 九原 也。故 扬州 刺史 肃 诚义结於二世,英惠符於 李 杜 ,平生本意,愿终 京陵 ,既有宿心,宜遂先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魏书》 李冲 、 杜预 ,忠义相结,亦称 李 杜 。”
(5). 唐 李白 与 杜甫 的并称。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旷放不自俭,好论天下事,高而不功。少与 李白 齐名,时号‘ 李 杜 ’”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 杜 二公,诚为劲敌。 杜陵 沉鬱雄深, 太白 豪逸宕丽。”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
(6).初 唐 诗人 杜审言 与 李峤 ,晚 唐 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亦并称“李杜”。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杜审言 、 李嶠 结友前朝, 李商隐 、 杜牧 之齐名晚季,咸称 李 杜 。”
(7). 宋 李韶 与 杜范 的并称。《宋史·李韶传》:“当是时, 杜范 亦在列,二人廉直,中外称为‘ 李 杜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李杜”》:“《宋史》 李韶 与 杜范 皆廉直,中外谓 李 杜 。”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差肩 cī jiān
(1).比肩,肩挨着肩。《管子·轻重甲》:“ 管子 差肩而问曰:‘吾不籍吾民,何以奉车革?’”《梁书·王僧孺传》:“岂復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綺縠之清文,谈希徵之道德。”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
(2).谓并列,地位相等。 宋 陈亮 《新荷叶·荷花》词:“终嫌独好,任 毛嬙 、 西子 差肩。” 元 耶律楚材 《琴道喻五十韵》:“自弹数十弄,以为无差肩。” 清 恽敬 《答来卿书》:“ 欧公 盖能得之而尽易其面貌,故差肩於 韩公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