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遗憾(遺憾)yí hàn
(1).犹遗恨。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仇兆鳌 注:“《文赋》:恒遗恨以终篇。” 元 姚云文 《摸鱼儿·艮岳》词:“便乞与 媧皇 ,化成 精卫 ,填不尽遗憾。” 清 孙鼎臣 《与郭筠仙书》:“徒使忠臣藎士魂魄,遗憾千古耳。”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 王瞎子 毕生最大的遗憾,是他到 蛤蟆滩 以后,拾便宜‘买’得女人不够精明,生下的 拴拴 ,没有他十分之一的机灵。”
(2).不称心;大可惋惜。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吾在世已久,踰越分愿,无所遗憾。” 清 管同 《馀霞阁记》:“自 餘霞 之阁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 道静 ,我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多和你谈谈工作。” ——《漢語大詞典》
(2).不称心;大可惋惜。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吾在世已久,踰越分愿,无所遗憾。” 清 管同 《馀霞阁记》:“自 餘霞 之阁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 道静 ,我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多和你谈谈工作。” ——《漢語大詞典》
登三 dēng sān
(1).谓功德登于三王之上。《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减五,下登三。”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五帝之德, 汉 比为减;三王之德, 汉 出其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咸五,下登三。”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南齐书·王融传》:“习 呼韩 之旧仪,拜鑾舆之巡幸,然后天移云动,勒封 岱宗 ,咸五登三,追踪七十。”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高祖 以援疑拨乱,伏紫气而登三; 太宗 以端拱继明,自黄离而用九。”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实偶登三之盛,获从旅百之先。”
(2).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 唐 李商隐 《贺相国汝南公启》:“圣上初九潜泉,登三佩契。” 冯浩 笺注:“此所谓登三者,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也。”《旧唐书·音乐志三》:“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漢語大詞典》
(2).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 唐 李商隐 《贺相国汝南公启》:“圣上初九潜泉,登三佩契。” 冯浩 笺注:“此所谓登三者,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也。”《旧唐书·音乐志三》:“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漢語大詞典》
寿 ( 壽 ) shòu
寿 [ shòu ]
- 年岁,生命:~命。~终。~险(人寿保险)。~终正寝。延年益~。
- 活得长久:~考(指长寿)。~民。~星。
- 生日:~辰。~礼。~序(祝寿文章)。~筵。
- 祝人长寿:“起为太上皇~”。
- 婉辞,指为死后作准备,或死后才用的:~衣。~穴。~材。
- 姓。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循 xún《國語辭典》
循 [ xún ]
动- 沿著、顺著。《左传·昭公七年》:「循墙而走。」《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
- 遵守、依照。如:「依循」、「循规蹈矩」。《礼记·射义》:「卿大夫循法为节。」
- 抚摩。《韩非子·说林下》:「其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踶。」《汉书·卷五四·李广传》:「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
- 巡视。《墨子·迎敌祠》:「县师受事,出葆,循沟防。」《礼记·月令》:「循行国邑,周视原野。」通「巡」。
- 善良守法的。如:「循吏」。
- 逐渐、渐渐。如:「循循善诱」。《聊斋志异·卷一·青凤》:「盖循循善教,有师范焉。」
- 姓。如南朝时梁有循景智。
优闲(優閒)yōu xián
亦作“ 优閒 ”。 闲逸,安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北齐书·王昕传》:“王谓 晞 曰:‘一人垂拱,吾曹亦得优閒。’”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所贵休官之人,不甚失所,劝臣下廉退之节,彰君亲存覆之仁,遂其优闲,免於穷困。” 郑振铎 《黄昏的观前街》:“大家都似躲在一个乐园中,在明月之下,绿林之间,优閒的微步着,忘记了园外的一切。” ——《漢語大詞典》
卧 wò
卧 [ wò ]
-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一丘 yī qiū
亦作“ 一邱 ”。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漢語大詞典》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