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才人得志,喜锦绣昼还,秋气晴爽。

屈大均清代〕《梧州有端皇帝舆陵 桂枝香 贺梁太史给假南还

才人得志,喜锦绣昼还,秋气晴爽。凤阁鸾台第一,紫微初掌。

炎方休沐承恩返。驻吴帆,玉人同上。锦中花吐,帘间月坠,助君娱赏。

笑未老、珠生满蚌。更方朔金门,细君三两。富贵神仙,总得有何遐想。

文章百卷虽尘垢,喜高名、日月皆仰。铸尧陶舜,只须糠秕,藐姑谁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才人得志锦绣秋气晴爽

才人 cái rén
(1).有才能的人,有才情的人。 汉 王充 《论衡·书解》:“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己。” 南朝 齐 王融 《报范通直》诗:“ 三楚 多秀士, 江 上復才人。”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百代而下,才人学士,追之莫逮,取之不穷。” 清 方苞 《孙徵君年谱序》:“自古豪杰、才人以至义侠、忠烈之士不得其死者众矣。”
(2).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 汉 置, 晋 代爵视千石以下, 唐 为宫官正五品,后升正四品,嗣后历代多曾沿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晋书·宣帝纪》:“﹝ 正始 ﹞九年春三月,黄门 张当 私出掖庭才人 石英 等十一人,与 曹爽 为伎人。” 唐 杜甫 《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 成都 宫扇展琉璃, 景德 磁盆嵌珠寳。官哥定汝皆名窰,才人捧出盛仙桃。”《红楼梦》第四回:“除聘选妃嬪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3). 宋 元 称话本杂剧的编者或说书艺人。 元 《宦门子弟错立身》戏文,作者标“古杭才人新编”。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八:“近者伶官 刘子才 蓄才人隐语数十卷。”  ——《漢語大詞典》
得志 dé zhì
(1).谓实现其志愿。《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
(2).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
(3).谓揣度而得其意旨。《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 , 高 能得志焉。”  ——《漢語大詞典》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1.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2.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1.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2.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3.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4. 姓。如元代有喜同。
  1.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2.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锦绣(錦綉,錦繡)jǐn xiù
(1).花纹色彩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墨子·公输》:“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宋 司马光 《看花四绝句》之三:“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威风十里长街静,锦綉旗开万姓观。”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亲友毕集,竞出金玉锦绣,罗列满堂。”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坛上铺着锦绣的地衣。”
(2).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诗:“珍重和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元 赵善庆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桥锦綉,十里画图,二月 西湖 。”   ——《漢語大詞典》
昼 ( 晝 ) zhòu
昼 [ zhòu ]
     ◎ 白天:~夜。白~(白天)。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秋气(秋氣)qiū qì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漢語大詞典》
晴爽 qíng shuǎng
爽朗,明朗。 老舍 《牺牲》:“这样晴爽的天,当然是到空旷地方去。”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第二天,是一个晴爽的天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