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释慧远宋代〕《偈颂一百零二首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布袋落魄饮光坐禅

布袋 bù dài
(1).布制的袋子。《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
(2).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 ,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 。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一说作“布代”。参见“ 布代 ”。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落魄 luò tuò
(1).穷困失意。《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酈食其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 清 李渔 《玉搔头·侦误》:“他为甚么那样威风,你为甚么这般落魄?”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前四句写出驸马公的威风,中四句回忆待诏时的光荣,末尾四句写出自己的落魄。”
(2).放荡不羁。《魏书·尒朱仲远传》:“大得财货,以资酒色,落魄无行。” 唐 杜牧 《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齐公宪 ﹞性落魄,嗜酒。”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二:“十里 扬州 落魄时,春风荳蔻写相思。”
失去魂魄。比喻惊慌失措。 冰心 《南归》:“他失魂落魄似的,一天哭好几次。”《花城》1981年第2期:“海鸥在翱翔,在欢叫,好像在抚慰船上惊骇落魄的旅人。”  ——《漢語大詞典》
饮光(飲光)yǐn guāng
佛教罗汉名。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 饮光部 ,梵言‘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今依此间语,名 饮光 。有二义:一、 迦叶波 是上古仙人,此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復现。此罗汉是彼种,故因以名焉。二、此阿罗汉身作金色,常有光明,以阎浮檀金为人,并此罗汉身光饮金人光不復现,故名‘饮光’。” 宋 秦观 《乾明开堂疏》:“窃以离尘求觉,已乖调御之心,即幻见真,方契 饮光 之望。”按,此谓修成罗汉。  ——《漢語大詞典》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劫 jié《國語辭典》

劫 [ jié ]

  1. 用威吓的手段胁迫。《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宋·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 强取、抢夺。如:「打劫」、「抢劫」、「打家劫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
  1. 梵语音译「劫波」( kalpa)​的略称。一个极为长久的时间单位。佛教以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即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为「一劫」。如:「大劫」、「小劫」、「贤劫」。
  2. 灾难、灾祸。如:「浩劫」、「劫难」、「劫后余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今有雷霆之劫。」
  3. 围棋上指从属未定,可互相牵制的棋眼。《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这一盘邹泰来却杀死四五块,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坐禅(坐禪)zuò chán
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於 永贵里 ,立 波若臺 於中宫,沙门坐禪者恒有千数。” 唐 白居易 《罢药》诗:“自学坐禪休服药,从他时復病沉沉。” 明 唐寅 《感怀》诗:“不炼金丹不坐禪,饥来吃饭倦来眠。” 续范亭 《休养与学习》诗:“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禪。”参阅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