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秋阳肆酷,划地奔雷。

释绍昙宋代〕《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秋阳肆酷,划地奔雷。
洗涤袢襟,喜而不寐。
懿德山王赠之以偈:大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攧崖泉漱玉,尝稻雪翻匙。
咿呜咿,谁知艰棘际,
复见太平时。拄杖子,
暗中闻得,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暑退凉生前路活,
化龙一跃出天池,赢得庞公笑展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秋阳奔雷

秋阳(秋陽)qiū yáng
(1).烈日。《孟子·滕文公上》:“ 江 汉 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赵岐 注:“秋阳,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阳也。”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2).秋天的阳光。 宋 苏轼 《秋阳赋》:“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穀,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羣木。”  ——《漢語大詞典》
肆 sì《國語辭典》

肆 [ sì ]

  1. 市集贸易的地方、店铺。如:「酒肆」、「茶肆」。《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2. 四的大写。
  3. 姓。如汉代有肆敏。
  1. 放纵,不加拘束。如:「肆无忌惮」。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为深博无涯涘 ,一自肆于山水闲。」
  2. 扩张、伸展。《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封。」《文选·嵇康·琴赋·序》:「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
  3. 陈列、陈设。如:「肆筵设席」。《诗经·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4. 操持。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晨出肆微动,日入负禾还。」
  5. 竭尽、用足。如:「肆力」、「肆目而望」。唐·柳宗元〈设渔者对智伯〉:「愈肆其力,逆流而上。」
  1. 任意、放纵。如:「放肆」。
  1. 恣意的。如:「肆虐」、「肆饮」。
酷 kù《國語辭典》

酷 [ kù ]

  1. 酒味浓厚。《说文解字·酉部》:「酷,酒厚味也。」
  2. 残忍、暴虐。如:「酷刑」、「酷吏」。《韩非子·显学》:「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
  3. 潇洒中带点冷漠。为英语cool的音译。如:「酷哥」、「他那表情很酷!」
  1. 程度深的。相当于「甚」、「极」。如:「酷爱」、「酷寒」、「酷似」、「酷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划 ( 劃 畫 ) huá/huà《國語辭典》

划 [ huá ]

  1. 拨水前进。如:「划船」、「划龙舟」。
  2. 计算、合算。如:「你看这样做划得来吗?」
地 dì/de《國語辭典》

地 [ dì ]

  1. 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有时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2. 陆地。如:「高地」、「洼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尽其利」。
  4. 场所。如:「发祥地」、「目的地」、「根据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5. 区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台湾各地」。
  6. 地位、位置。如:「留余地」、「易地而处」。《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7. 心意、意志的领域。如:「颇有见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8. 本质、质地、底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9. 路程。如:「这里距离省城约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诗:「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1. 用于副词语尾。如:「忽地」、「蓦地」。
  2. 置于「立」、「坐」、「卧」等动词之后。相当于「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后。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势渐渐地小了。」同「的 」。
奔雷 bēn léi
声响猛烈的雷。 唐 杜甫 《朝》诗之二:“ 巫山 终可怪,昨夜有奔雷。”《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