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田家望西成,弥月雨霖霔。

释文珦宋代〕《大水后作

田家望西成,弥月雨霖霔。
流潦迷川泽,秔稻尽漂淤。
牛犬奔崇丘,鸡亦栖高树。
室庐毕沈没,野老无归处。
大家还急租,官中未蠲赋。
妻子多转徙,天高不可籲。
但愿吾皇知,圣恩加咻噢。
下诏发仓廪,赈卹散红腐。
不唯赤子孙知,亦使根本固。
八表皆归仁,万岁永终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田家西成弥月雨霖

田家 tián jiā
(1).农家。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清 姚鼐 《舟中漫兴》诗:“草逕人独行,田家麦併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果然的,此屋中处处看出十八世纪的田家风味。”
(2).农夫。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谡》诗:“田家樵採去,薄暮方来归。” 唐 李白 《赠从弟冽》诗:“日出布穀鸣,田家拥锄犁。” 清 谭莹 《重有感》诗:“请看征调兵如雨,未及田家振臂呼。”  ——《漢語大詞典》
望 wàng《國語辭典》

望 [ wàng ]

  1. 向远处或高处看。如:「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汪元量〈潮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2. 希冀、期盼。如:「盼望」、「期望」、「渴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拜访、慰问。如:「拜望」、「探望」。
  4. 怨恨、责备。《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
  5. 将近、接近。唐·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那我虽然不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
  1. 志愿、心愿。如:「愿望」、「绝望」。
  2. 名誉、名声。如:「名望」、「声望」、「德高望重」。《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
  3. 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见的满月月相,后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文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宋·苏轼〈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1. 向、朝。如:「望后退」、「望前看」、「望我点点头」。
西成 xī chéng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漢語大詞典》
弥月(彌月)mí yuè
(1).足月;怀孕满十个月。《诗·鲁颂·閟宫》:“无灾无害,弥月不迟。” 郑玄 笺:“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主既弥月,体未甚安。”
(2).小儿初生满一个月。也称满月。 唐 陆海 《空寂寺大福和上碑》:“诞厥弥月,其目犹闭。”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得胤》:“ 周娘子 ,且喜令郎弥月,老身特着小厮煮一碗羹汤,少刻就送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女生一子。子生,左臂有朱点,因字小 红 。弥月,女使 王 盛筵招 黄 。” 鲁迅 《书信集·致郁达夫王映霞》:“待到知道了令郎的诞生,已经在四十多天之后了,然而祝意还想表表的,奉上粗品两种,算是补祝弥月的菲敬。”
(3).指新婚满一个月。 明 陆弼 《酒家佣·姊弟式庐》:“不若择吉成亲,弥月之后,同去展墓更好。”
(4).整月。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饮之醉,弥月乃解。” 宋 苏轼 《喜雨亭记》:“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清史稿·灾异志三》:“二月, 仪徵 大雨弥月,平地水深丈餘。”  ——《漢語大詞典》
雨霖
唐书五行志贞元二年五月麦将登而雨霖米斗千钱  ——《骈字类编》
霔 shù
霔 [ shù ]
     ◎ 古同“”,时雨灌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