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农家满眼皆生意,应是无心出此乡。

释文珦宋代〕《村行即事

客中颇觉身无事,徐步西村引兴长。
茅舍竹篱分向背,麦畦麻棱间青黄。
少妇乘时方煮茧,老翁择日又移秧。
农家满眼皆生意,应是无心出此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农家满眼生意应是无心

农家(農家)nóng jiā
(1).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 五代 颜仁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 朱德 《南昌过春节》诗:“晚看採茶戏,夫妻同《秧麦》,农家遗古调,姊妹《双拜月》。”
(2). 战国 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漢語大詞典》
满眼(滿眼)mǎn yǎn
(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
(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爷,便满眼只看你,若是你做出事来,老身靠谁?”
(3).充满眼球。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贵 坐在左边一张破靠椅上,喝得醉醺醺的,满眼红丝,像个猴子,望着 侍萍 打着噎。”  ——《漢語大詞典》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1.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生意 shēng yì
(1).生机,生命力。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阴阳运,万物纷纷,生意无穷尽。” 清 周亮工 《庚子嘉平五日雪初闻欲徙塞外》诗:“遥看松栝叶,生意已津津。” 叶圣陶 《火灾·晓行》:“和平而轻淡的阳光照到田面,就像对一切给与无限的生意。”
(2).意态。 唐 皎然 《郑容全成蛟形木机歌》:“苍山万重採一枝,形如器车生意奇。” 宋 范公称 《过庭录》:“﹝ 王齐叟 ﹞尝画梅影图,形影毫釐不差,万荷图状极纤细,生意各殊,识者奇寳之。”
(3).生计;生活。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 秦 民著暴敛,惨惨生意蹙。” 明 唐寅 《渔樵问答歌》:“生意宜从稳处求,莫入高山与深水。”《英烈传》第五回:“ 曇云 长老赁下房子与 朱公 夫妻安顿,又借些貲本与他生意。”
(4).活儿;工作。《西游记》第一回:“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砍柴,你自去。”《说岳全传》第六五回:“小可因做过衙门生意,熟识的多,再无人来查察,众位相公尽可安身。” 施英 《七论上海的罢工潮》:“厂中不容老年工人,见工人年龄稍大,即停歇其生意,毫不顾其生计。”
(5).境遇。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老病怀旧,生意可知。” 清 王贵一 《寒雪》诗:“篝火亲无燄,綈袍拥不温,饥寒兼老稚,生意向谁言。”
(6).谓主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必 与 潁川 典农中郎将 严匡 讨斩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收 纪 晃 等,将斩之。 纪 呼 魏王 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羣儿所误耳!’”《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乡间人纷纷都来告荒。知县相公只得各处去踏勘,也没甚大生意。”
(7).犹言感兴趣。 晋 傅咸 《〈羽扇赋〉序》:“ 吴 人截鸟翼而摇风,既胜于方圆二扇,而中国莫有生意,灭 吴 之后,翕然贵之。”
(8).谓外加别的意思。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黄元艾 ﹞后见司徒 袁隗 , 隗 嘆其英异,曰:‘若索女婿,如此善矣。’有人以 隗 言告 元艾 ,又自生意谓之曰:‘ 袁公 有女,得无欲嫁与卿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刘备 ,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史之记言,既多润色,故前载所述有非实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实也,不亦弥远乎!”
(9).买卖;做买卖。《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老汉姓 王 名 林 ,在这 杏花庄 居住,开着一个小酒务儿,做些生意。”《儒林外史》第九回:“ 杨先生 虽是生意出身,一切帐目,却不肯用心料理。” 沙汀 《兽道》:“她的儿子在当脚夫,经常帮城里一些小商人去省城买办杂货;有时也自己做点生意。”
(10).指钱财。《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四个公差,见不是头,晓得没甚大生意,且把遗下的破衣旧服,乱捲掳在身边了。”  ——《漢語大詞典》
应是(應是)yìng shì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漢語大詞典》
无心(無心)wú xīn
(1).犹无意,没有打算。《东观汉记·寇恂传》:“ 皇甫文 , 峻 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畏人》诗:“门逕从榛草,无心走马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必是无心卖他,奚落小肆罢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朱延年 ﹞也不知道是 徐总经理 无心说出的,他就随随便便唔了一声。”
(2).没有成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3).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五代 齐己 《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4).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宋 高似孙 《纬略·穷奇》:“ 东方朔 《神异经》曰:‘ 崑崙 西有兽,其状如犬,有两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臟……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5).古谓蚯蚓食土无心。《大戴礼记·易本命》:“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高诱 注:“蚯蚓之属是也。”
(6).草名。参见“ 无心草 ”。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乡 ( 鄉 ) xiāng
乡 [ xiāng ]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
  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
  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