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道人 dào rén
(1).有极高道德的人。《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 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稟高亮之纯粹,抗峻标以邈俗,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諂黷者,贤人也。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颜师古 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桓谭 《新论》:“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 明 汤式 《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 汉 牟融 《理惑论》:“僕尝游 于闐 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竺法兰 在 简文 坐, 刘尹 问:‘道人何以在朱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晋 宋 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 清 张锡祚 《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鐘打勤劳的道人。’”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漢語大詞典》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颜师古 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桓谭 《新论》:“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 明 汤式 《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 汉 牟融 《理惑论》:“僕尝游 于闐 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竺法兰 在 简文 坐, 刘尹 问:‘道人何以在朱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晋 宋 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 清 张锡祚 《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鐘打勤劳的道人。’”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漢語大詞典》
活计(活計)huó jì
(1).生计;谋生的工作或职业。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剗。”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某年上避兵来此,因无活计,将十三岁的儿子 秦重 ,过继与 朱 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有八口晨炊不继,犹舍旦夕而问 商 周 ,一身活计茫然,寧遣妻子而不卖古董者,人心矫异,詎非世道之忧乎。”
(2).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3).泛指东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没甚么活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右偏小屋,有何活计?”
(4).维持生计,生活。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家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5).犹工夫。《朱子语类》卷二:“且更着实用功,不可只於文字上作活计也。”
(6).指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六:“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7).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这装白泥的工作是出名的既吃力又难干的活计。”
(8).特指裁缝、刺绣等工作或技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描画剪裁,扎拉钉扣,是个活计儿,他没有不会的。” 凌叔华 《绣枕》:“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真绣得爱死人。”
(9).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 苏州 玉工用宝砂金刚钻造办仙佛人物禽兽炉瓶盘盂,备极博古图诸式。其碎者则镶嵌屏风、挂屏、插牌,谓之玉活计。”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在 李娥英 凝视着的夜空里,出现了故乡 石磨头 那泥泞的小路。她怎样一步一跌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去绣庄送活计。” ——《漢語大詞典》
(2).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3).泛指东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没甚么活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右偏小屋,有何活计?”
(4).维持生计,生活。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家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5).犹工夫。《朱子语类》卷二:“且更着实用功,不可只於文字上作活计也。”
(6).指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六:“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7).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这装白泥的工作是出名的既吃力又难干的活计。”
(8).特指裁缝、刺绣等工作或技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描画剪裁,扎拉钉扣,是个活计儿,他没有不会的。” 凌叔华 《绣枕》:“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真绣得爱死人。”
(9).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 苏州 玉工用宝砂金刚钻造办仙佛人物禽兽炉瓶盘盂,备极博古图诸式。其碎者则镶嵌屏风、挂屏、插牌,谓之玉活计。”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在 李娥英 凝视着的夜空里,出现了故乡 石磨头 那泥泞的小路。她怎样一步一跌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去绣庄送活计。” ——《漢語大詞典》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名-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 姓。如汉代有若章。
-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虚空 xū kōng
(1).空虚。《汉书·匈奴传下》:“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罢弊,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
(2).天空;空中。《晋书·天文志上》:“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唐 元稹 《织妇词》:“簷前嫋嫋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明 唐寅 《山坡羊》曲之六:“睡昏昏不思量茶饭,气淹淹向虚空嗟嘆。” 鲁迅 《彷徨·伤逝》:“我也就断续地说完了我的话,连馀音都消失在虚空中了。”
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王先谦 集解:“ 司马 云:‘故坏冢处为空虚也。’案,谓墟旁有空处也,故下云‘位其空’。” ——《漢語大詞典》
(2).天空;空中。《晋书·天文志上》:“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唐 元稹 《织妇词》:“簷前嫋嫋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明 唐寅 《山坡羊》曲之六:“睡昏昏不思量茶饭,气淹淹向虚空嗟嘆。” 鲁迅 《彷徨·伤逝》:“我也就断续地说完了我的话,连馀音都消失在虚空中了。”
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王先谦 集解:“ 司马 云:‘故坏冢处为空虚也。’案,谓墟旁有空处也,故下云‘位其空’。” ——《漢語大詞典》
应物(應物)yìng wù
(1).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 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
(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
无心(無心)wú xīn
(1).犹无意,没有打算。《东观汉记·寇恂传》:“ 皇甫文 , 峻 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唐 杜甫 《畏人》诗:“门逕从榛草,无心走马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必是无心卖他,奚落小肆罢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 朱延年 ﹞也不知道是 徐总经理 无心说出的,他就随随便便唔了一声。”
(2).没有成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3).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五代 齐己 《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4).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宋 高似孙 《纬略·穷奇》:“ 东方朔 《神异经》曰:‘ 崑崙 西有兽,其状如犬,有两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臟……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5).古谓蚯蚓食土无心。《大戴礼记·易本命》:“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高诱 注:“蚯蚓之属是也。”
(6).草名。参见“ 无心草 ”。 ——《漢語大詞典》
(2).没有成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3).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五代 齐己 《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4).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宋 高似孙 《纬略·穷奇》:“ 东方朔 《神异经》曰:‘ 崑崙 西有兽,其状如犬,有两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臟……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5).古谓蚯蚓食土无心。《大戴礼记·易本命》:“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高诱 注:“蚯蚓之属是也。”
(6).草名。参见“ 无心草 ”。 ——《漢語大詞典》
世 shì《國語辭典》
世 [ shì ]
名- 三十年稱為「一世」。《說文解字·十部》:「世,三十年為一世。」《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 父子相繼稱為「一世」,即一代。如:「五世其昌」。《字彙·一部》:「世,父子相代為一世。」《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
- 朝代。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時代。《易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漢·王充《論衡·逢遇》:「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
- 年、歲。《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 量詞。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 世界、世間、世人。如:「傳世」、「避世」、「世外桃源」。《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 姓。如戰國時秦國有世鈞。
- 與先輩有交誼的。如:「世姪」、「世誼」。《儒林外史·第三回》:「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
- 世間的、世俗的。如:「世局」、「人情世故」。
- 累代的。如:「世交」、「世仇」。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古同“恺”,快乐。
- 古同“凯”,胜利的。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