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大丈夫,莫放过,

释印肃宋代〕《灵济桥语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於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
提起眉毛来继和。大家拍手渡桥来,
方笑普庵只这个。咄,
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大丈夫放过

大丈夫 dà zhàng fū
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观 秦皇帝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放过(放過)fàng guò
犹放弃。《朱子全书》卷九:“ 曾子 鲁钝难晓,只是他不肯放过,直是捱得到透彻了方住。” 明 高明 《琵琶记·金闺愁配》:“好笑我爹爹定要将奴家招赘 蔡状元 为壻,那状元不肯……谁想爹爹苦不放过。” 巴金 《家》二三:“现在倒是自己把好机会放过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