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鍊。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颈偃脊背,唤作直入玉京山。口为华池舌为龙,唤作神水流潺潺。
此个旁门安乐法,拟作天仙岂不难。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谓胎息。
手持念珠数呼吸,水壶土圭则时刻。或依灵宝秘法行,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参西山会真记,终日无言面对壁。时人虽是学坐禅,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抱元,何曾如玉之在石。或言大道本无为,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已自显现成,试问幻身何处得。更有劳形采日月,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终宵服七曜,谓之造化真血脉。更有肘后飞金精,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太乙含真气,心自冥冥肾寂寂。有般循环运流珠,有般静定想朱橘。
如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
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无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嬉。
盖绿方寸无主人,气虚气散神狂飞。一队妄想争唱鬨,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或曰河车千万迎,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当初神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
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想化并行持。则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元来非坎离。
肝心脾肺肾肠胆,只是空屋旧藩篱。涕唾津精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自是而实非。何须内观及鉴形,或听灵响视泓池。
吞霞饮露服元气,功效不验心神疲。演说清虚弄炉火,索人投状赍金宝。
敢将蛙井藐沧溟,元始天尊即是我。虚收衔号伪神通,指划鬼神说因果。
今朝明朝又奏名,内丹外丹无不可。欺贤罔圣昧三光,自视祸福皆懡㦬。
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德成群夥。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一人迷昧犹自可,迷以传迷迷至老。
此辈一盲引众盲,共入迷途真忧恼。忽朝福尽罪报来,获罪于天无所祷。
三元九府录其愆,迫魂系魄受冥考。举世人人喜学仙,几人日日去参玄。
各自妄诞自相高,不务真实为真诠。古人好语须切记,工夫纯熟语通仙。
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归来作此翠虚吟,犹如杲日丽青天。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促将百脉尽归源,脉任气停丹始结。
初时枯水依寒岩,二兽相逢如电掣。中央正位产玄珠,浪静风平云雨歇。
半时之间见丹头,软似绵团硬似铁。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一般才得万般全,复命归根真孔穴。内中自有真壶天,风物光明月皎洁。
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芽白雪。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
卯酉甲庚须沐浴,弦望晦朔要防危。随日随时则斤两,抽添运用在怡怡。
十二时中只一时,九还七返这些儿。温养功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
行坐寝食总如之,性恐火冷丹力迟。一年周天除卯酉,九转工夫月用九。
至于十月玉霜飞,圣胎圆就风雷吼。一载胎生一个儿,子生孙了又孙枝。
千百亿化最妙处,岂可容易教人知。忘形死心绝尔汝,存亡动静分宝主。
朝昏药物有浮沉,水火爻符宜检举。真气薰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
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鍊神丹。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更将一盏鸿濛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
妙处都无半句子,神仙法度真自然。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2).表示虔诚迎宾。《史记·魏公子列传》:“ 赵王 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3).廓清,荡涤。《后汉书·陈蕃传》:“﹝ 薛勤 ﹞谓 蕃 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蕃 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 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扫除寇难,靖匡王室。” 宋 秦观 《进策·治势下》:“臣闻祖宗之时,天下新脱割据战伐之祸,天厌久乱,俱欲无为,而又扫除烦苛之患。”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 秦 兼四海,一切皆扫除之。”
(4).祭扫。《国语·齐语》:“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新唐书·王琚传》:“母居 洛阳 ,来京师,让 琚 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諂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復扫除也。’”
(5).指妾。语本《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国君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埽洒。” 宋 黄庭坚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知公家亦闕扫除,但有 文君 对 相如 。” 任渊 注:“扫除谓箕帚妾。” ——《漢語大詞典》
(2).指浅薄的学者。 汉 蔡邕 《刘镇南碑》:“深愍末学远本离直,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剗浮辞,芟除烦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论》:“末学庸浅,不达名教之本,牵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清 黄宗羲 《戴西洮诗文题词》:“所接不过腐生末学,所读不过毛头制义。”
(3).犹后学。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闕里既已千载,深儒流於末学。” 唐 韩愈 《读墨子》:“余以为辩生於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説,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思天下所以太平,必用芻蕘之説。亟收末学,以辅大猷。”
(4).指非正统之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杂主饰治捄偏,而傍蹊末学之谈附之。” ——《漢語大詞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2).分头;各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郎中令 石建 为上分别言两人事。”《后汉书·袁安传》:“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餘家。” 元 耶律铸 《日将出》诗:“阴云夜合乾坤失,万象不能分别得。”《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又命 林之孝 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水帐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估计他们已走出很远,就分别在独立家屋和帐篷里投了几个手榴弹。”
(3).划分。《汉书·西域传下》:“后 乌就屠 不尽归诸翎侯民众, 汉 復遣 长罗侯 惠 将三校屯 赤谷 ,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此天地所以分别区域,隔絶内外也。”
(4).差别;不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宋 李纲 《北归昼渡海风便波平尤觉奇绝》诗之二:“来时风浪夜喧惊,归去潮波枕席平。非是波神有分别,故教清昼看寰瀛。” 朱自清 《中国歌谣》:“本来歌谣都是原始的诗,从‘辞’而论,并无分别。”
(5).离别。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晋 陶潜 《拟古九首》诗之三:“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一折:“临歧分别,一旦恩情成断絶。”《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直送上船,方纔分别。” 峻青 《海啸》第三章八:“这次分别,下一次还不知什么时候见面呢。”
(6).佛教语。谓凡夫之虚妄计度。 唐 白居易 《答次休上人》诗:“禪心不合生分别,莫爱餘霞嫌碧云。”
(7).谓妄加区分。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漢語大詞典》
(2).指方士炼丹的功候。 唐 白居易 《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鍊,火候三年在好看。”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 的火候俱全。”
(3).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清 黄宗羲 《〈钱退山诗文〉序》:“以才识涵濡藴蓄,更当俟之以火候。”《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杨朔 《黄海日出》:“她们四发四中,摧毁了四辆坦克靶,武艺可算练到火候。”
(4).比喻紧要的时机。《孽海花》第三十回:“ 三儿 暗忖那话儿来了,但是我不可卤莽,便把心事露出,火候还没有熟呢。”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现在,听说已到组织团体的火候了。” ——《漢語大詞典》
物 [ wù ]
名-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 寻求。如:「物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