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陈楠宋代〕《罗浮翠虚吟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鍊。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颈偃脊背,唤作直入玉京山。口为华池舌为龙,唤作神水流潺潺。

此个旁门安乐法,拟作天仙岂不难。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谓胎息。

手持念珠数呼吸,水壶土圭则时刻。或依灵宝秘法行,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参西山会真记,终日无言面对壁。时人虽是学坐禅,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抱元,何曾如玉之在石。或言大道本无为,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已自显现成,试问幻身何处得。更有劳形采日月,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终宵服七曜,谓之造化真血脉。更有肘后飞金精,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太乙含真气,心自冥冥肾寂寂。有般循环运流珠,有般静定想朱橘。

如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

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无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嬉。

盖绿方寸无主人,气虚气散神狂飞。一队妄想争唱鬨,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或曰河车千万迎,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当初神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

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想化并行持。则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元来非坎离。

肝心脾肺肾肠胆,只是空屋旧藩篱。涕唾津精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自是而实非。何须内观及鉴形,或听灵响视泓池。

吞霞饮露服元气,功效不验心神疲。演说清虚弄炉火,索人投状赍金宝。

敢将蛙井藐沧溟,元始天尊即是我。虚收衔号伪神通,指划鬼神说因果。

今朝明朝又奏名,内丹外丹无不可。欺贤罔圣昧三光,自视祸福皆懡㦬。

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德成群夥。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一人迷昧犹自可,迷以传迷迷至老。

此辈一盲引众盲,共入迷途真忧恼。忽朝福尽罪报来,获罪于天无所祷。

三元九府录其愆,迫魂系魄受冥考。举世人人喜学仙,几人日日去参玄。

各自妄诞自相高,不务真实为真诠。古人好语须切记,工夫纯熟语通仙。

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归来作此翠虚吟,犹如杲日丽青天。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促将百脉尽归源,脉任气停丹始结。

初时枯水依寒岩,二兽相逢如电掣。中央正位产玄珠,浪静风平云雨歇。

半时之间见丹头,软似绵团硬似铁。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一般才得万般全,复命归根真孔穴。内中自有真壶天,风物光明月皎洁。

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芽白雪。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

卯酉甲庚须沐浴,弦望晦朔要防危。随日随时则斤两,抽添运用在怡怡。

十二时中只一时,九还七返这些儿。温养功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

行坐寝食总如之,性恐火冷丹力迟。一年周天除卯酉,九转工夫月用九。

至于十月玉霜飞,圣胎圆就风雷吼。一载胎生一个儿,子生孙了又孙枝。

千百亿化最妙处,岂可容易教人知。忘形死心绝尔汝,存亡动静分宝主。

朝昏药物有浮沉,水火爻符宜检举。真气薰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

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鍊神丹。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更将一盏鸿濛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

妙处都无半句子,神仙法度真自然。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此时南方赤凤须要知时

此时(此時)cǐ shí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漢語大詞典》
南方 nán fāng
(1).南面,南边。表示方位。《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高亨 注:“《説卦》又以八卦配八方,离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仪礼·觐礼》:“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山海经·海外北经》:“臺在其东,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2).泛指南部地区,指 长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大城 城父 ,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后汉书·杨终传》:“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新五代史·杂传·安从进》:“自 范延光 反 鄴 , 从进 已畜异志,恃 江 为险,招集亡命,益置军兵。南方贡输道出 襄阳 者,多擅留之。” 陶成章 《浙案记略》:“凡属 长江 以南,俱属南部,称曰南方。”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三:“那南方人的 北京 腔,又柔和,又跃动。”  ——《漢語大詞典》
赤凤(赤鳳)chì fèng
(1).传说中的神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赤凤来衔璽,青鸟入献书。” 叶玉森 《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鰩苦,升謫随天赤凤哀。”
(2). 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所通宫奴名。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所通宫奴 燕赤凤 者,雄捷能超观阁,兼通昭仪。”后常以喻指情夫。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孽海花》第二六回回目:“主妇索书,房中飞 赤凤 。”
(3).乐曲名。即《赤凤皇来》。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烛龙但恨天难夜,《赤凤》从教昼不回。”  ——《漢語大詞典》
血 xiě/xuè《國語辭典》

血 [ ​xiě ]

语音
  1. 高等动物体内脉管所含的红色血液。从心脏流出,循环全身,有分配养分、输送废物,以营全身新陈代谢的功能。
  2. 眼泪。《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唐·顾况〈伤子〉诗:「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鲜血沾染。《荀子·议兵》:「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1. 有血缘关系的。如:「血统」、「血亲」。
  2. 刚强、热烈。如:「血性男儿」、「血气方刚」。《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像你这样血心为朋友,难道我们当差的心不是肉做的?」

血 [ ​xuè ]

读音
  1. (一)​之读音。
采 ( 埰 採 ) cǎi/cài《國語辭典》

采 [ cǎi ]

  1. 摘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 擇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3. 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 是者,則有得矣。」
  4. 掘取。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
  1. 有顏色的帛。《漢書·卷九一·貨殖傳》:「文采千匹。」唐·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2. 色彩。《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
  3. 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4. 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采 [ cài ]

  1. 參見「采地 」條。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须要(須要)xū yào
定要;需要。 宋 张载 《经学理窟·义理》:“然大义大节须要知,若细微亦不必知也。”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二折:“缓急间须要你支吾,可怜我孤身的躲难逃灾,更一家儿衔寃负屈。”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他若问我的虚实,你须要留心对他。” 冰心 《我的学生》:“幸而开刀经过良好,只是失血太多,须要输血。”  ——《漢語大詞典》
知时(知时)
左传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
杜甫 春雨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成公绥鸿雁赋序夫鸿渐著羽仪之叹小雅作于飞之歌斯乃古人所以假象兴物有取其美也余又奇其应气而知时故作斯赋  ——《分类字锦》
节 ( 節 ) jié/jiē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6. 礼度:礼~。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10. 略去,简略:~选。~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读轻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