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登灞陵,惝恍靡所征。
卢纶〔唐代〕《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陨星。
夜行登灞陵,惝恍靡所征。云海一翻荡,鱼龙俱不宁。
因浮襄江流,远寄鄱阳城。鄱阳富学徒,诮我戆无营。
谕以诗礼义,勖随宾荐名。舟车更滞留,水陆互阴晴。
晓望怯云阵,夜愁惊鹤声。凄凄指宋郊,浩浩入秦京。
沴气既风散,皇威如日明。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偶为达者知,扬我于王廷。
素志且不立,青袍徒见萦。昏孱夙自保,静躁本殊形。
始趋甘棠阴,旋遇密人迎。考实绩无取,责能才固轻。
新丰古离宫,宫树锁云扃。中复莅兹邑,往惟曾所经。
缭垣何逶迤,水殿亦峥嵘。夜雨滴金砌,阴风吹玉楹。
官曹虽检率,国步日夷平。命蹇固安分,祸来非有萌。
因逢骇浪飘,几落无辜刑。巍巍登坛臣,独正天柱倾。
悄悄失途子,分将秋草并。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相逢十月交,众卉飘已零。感旧谅戚戚,问孤恳茕茕。
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
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
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乳溜滴琼英。
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芳圃,瑞云凝翠屏。
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
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
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倚天方比剑,沈井忽如瓶。神昧不可问,天高莫尔听。
君持玉盘珠,泻我怀袖盈。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
童心幸不羁,此去负平生。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陨星。
夜行登灞陵,惝恍靡所征。云海一翻荡,鱼龙俱不宁。
因浮襄江流,远寄鄱阳城。鄱阳富学徒,诮我戆无营。
谕以诗礼义,勖随宾荐名。舟车更滞留,水陆互阴晴。
晓望怯云阵,夜愁惊鹤声。凄凄指宋郊,浩浩入秦京。
沴气既风散,皇威如日明。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偶为达者知,扬我于王廷。
素志且不立,青袍徒见萦。昏孱夙自保,静躁本殊形。
始趋甘棠阴,旋遇密人迎。考实绩无取,责能才固轻。
新丰古离宫,宫树锁云扃。中复莅兹邑,往惟曾所经。
缭垣何逶迤,水殿亦峥嵘。夜雨滴金砌,阴风吹玉楹。
官曹虽检率,国步日夷平。命蹇固安分,祸来非有萌。
因逢骇浪飘,几落无辜刑。巍巍登坛臣,独正天柱倾。
悄悄失途子,分将秋草并。百年甘守素,一顾乃拾青。
相逢十月交,众卉飘已零。感旧谅戚戚,问孤恳茕茕。
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
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
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乳溜滴琼英。
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芳圃,瑞云凝翠屏。
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
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
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
倚天方比剑,沈井忽如瓶。神昧不可问,天高莫尔听。
君持玉盘珠,泻我怀袖盈。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夜行 yè xíng
(1).夜间出行。《礼记·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史记·李将军列传》:“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宋书·吴逵传》:“ 逵 夜行遇虎,虎輒下道避之。” 朱自清 《〈文心〉序》:“有了指点方法的书,彷彿夜行有了电棒。”
(2).谓阴行其德。履德而不事张扬。《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尹知章 注:“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淮南子·览冥训》引此文, 高诱 注云:“夜行,喻阴行也,阴行神化,故能有天下也。一説,言入道者如夜行幽冥之中,为能有召远亲近之道也。”《鹖冠子·夜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漢語大詞典》
(2).谓阴行其德。履德而不事张扬。《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尹知章 注:“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淮南子·览冥训》引此文, 高诱 注云:“夜行,喻阴行也,阴行神化,故能有天下也。一説,言入道者如夜行幽冥之中,为能有召远亲近之道也。”《鹖冠子·夜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漢語大詞典》
登 dēng《國語辭典》
登 [ dēng ]
动- 上、升。由低处到高处。如:「登山」、「登峰造极」、「一步登天」、「捷足先登」。《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宋·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词:「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进用、提拔。《管子·小匡》:「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 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宋·苏轼〈荔支叹〉:「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 记录、刊载。如:「登记」、「登报」、「登帐」、「刊登」。
- 科举考试合格被录取。唐·郑谷〈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登博学弘词科,工文章。」
- 收取别人物品时的敬词。如:「拜登厚赐」。
- 北方方言。指穿。如:「脚登长筒靴」。《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上面套著枣红铁线纱夹马褂,底下登著缎靴。」
- 姓。如三国时蜀国有登定。
灞陵 bà líng
古地名。本作 霸陵 。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 汉文帝 葬于此,故称。 三国 魏 改名 霸城 , 北周 建德 二年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知 灞陵 夜猎,犹是故时将军。” 唐 李白 《忆秦娥》词:“ 秦 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 伤别。” 宋 晁补之 《永遇乐·东皋寓居》词:“只愁恐轻鞍犯夜, 灞陵 旧路。” 清 钱谦益 《燕市别惠房二老》诗:“龙汉劫中期后会, 灞陵 回首重依然。” ——《漢語大詞典》
惝恍 tǎng huǎng
见“ 戃慌 ”。 ——《漢語大詞典》
靡 mí《國語辭典》
靡 [ mǐ ]
动- 顺势倒下。如:「所向披靡」。《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选·潘岳·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 没有。明·归有光〈先妣事略〉:「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 奢侈。如:「奢靡」、「浮靡」。
- 细致。《楚辞·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 华丽美好。宋·苏轼〈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
- 无、不。《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靡 [ mí ]
动- 浪费。《墨子·节葬下》:「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通「糜」。
- 毁伤、碎烂。《淮南子·说山》:「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通「糜」。
- 腐败。如:「生活靡烂」。通「糜」。
所 suǒ《國語辭典》
所 [ suǒ ]
名- 地方、处所。《吕氏春秋·恃君览·达郁》:「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
- 恰当的位置。如:「死得其所」。《易经·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 量词。计算建筑物的单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学校」。
- 约略计算之词。多置于数量、单位之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续汉书志·第一一·天文志中》:「彗星出天船北,长二尺所。」
- 机关或机构的名称。如:「区公所」、「派出所」、「研究所」。
- 姓。如汉代有所忠、所辅。
-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这」。《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唐·杜甫〈示从孙济〉诗:「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国语·鲁语上》:「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 假设、如果。《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虚字。置在动词前,暗示动作达到的事物。如:「前所未闻」。《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与「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的意思。如:「他的作品为一般青年人所喜爱。」
- 相当于「尚」、「还」。《乐府诗集·卷四六·清商曲辞三·无名氏·懊侬歌十四首之三》:「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征 ( 徵 ) zhēng《國語辭典》
征 [ zhēng ]
動- 遠行。如:「長征」、「遠征」。《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 討伐。如:「征伐」、「征戍」、「南征北討」。《漢書·卷七·武帝紀》:「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課徵。如:「征稅」、「橫征暴斂」。
- 強取、爭奪。《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 賦稅。《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 姓。如宋代有征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