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小天星斗满衣裳。

曹唐唐代〕《王远宴麻姑蔡经宅

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
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指东溟饮兴长。
要唤麻姑同一醉,使人沽酒向馀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小天星斗衣裳

小天 xiǎo tiān
(1). 唐 时吏部侍郎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长曰 小润 ,字 子美 ,少时颇籍籍者。小天 崔垂休 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袞 以小天倅大秋。”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漢語大詞典》
星斗(星鬭)xīng dǒu
(1).泛指天上的星星。《晋书·元帝纪论》:“驰章献号,高盖成阴,星斗呈祥, 金陵 表庆。” 清 黄遵宪 《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二:“星斗无光夜色寒,一军惊拥将登坛。” 管桦 《还乡河之夜》:“七月的夜满天星斗。”
(2).特指北斗星。 唐 高蟾 《秋思》诗:“天地太萧索,山川何渺茫。不堪星斗柄,犹把岁寒量。”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杨朔 《征尘》:“因为根本不是老于夜行的人,能够从星斗的位置辨出夜色的深浅。”
(3).喻超群的才华。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久仰圭璋之望,素钦星斗之名。”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十年灯火相亲,胸藏星斗,笔阵扫千军。”
星鬭:古谓星辰运行失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鬭。”  ——《漢語大詞典》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衣裳 yī shang
(1).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陈书·沈众传》:“其自奉养甚薄,每於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妇衣》:“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 越 人服青为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不肯涂红抹粉,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
(2).《易·繫辞下》:“ 黄帝 、 尧 、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 汉 焦赣 《易林·坤之讼》:“天之德室,温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恶不起。”
(3).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南史·任昉传》:“於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輜軿击轊,坐客恒满。” 清 朱焘 《北窗呓语》:“衣裳之位置济济可观。”
(4).借指中国。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朱厓 之絶, 捐之 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后汉书·杨终传》:“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 光武 絶 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李贤 注:“衣裳,谓中国也。”参见“ 中国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