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动-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名- 参见「并州 」条。
-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兰舟(蘭舟)lán zhōu
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 唐 许浑 《重游练湖怀旧》诗:“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清 龚自珍 《过扬州》诗:“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 江 南半点愁。” ——《漢語大詞典》
停 tíng《國語辭典》
停 [ tíng ]
动- 中止。如:「停办」、「停止」、「雨停了」。
- 止留、暂时居留。如:「停留」。《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雨水不住,营中泥泞,军不可停,请移于前面山上。」
- 放置、搁置。如:「停放」。《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开了几日丧。」
- 稳当、妥贴。《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儒林外史·第五回》:「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
画楫(畫楫)huà jí
亦作“ 画檝 ”。
(1).有画饰的船桨。 唐 王勃 《采莲赋》:“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綺船。” 唐 李群玉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檝射初暉。” 宋 柳永 《破阵乐》词:“两两轻舠飞画檝,竞夺锦标霞烂。”
(2).指画船。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午如织。” ——《漢語大詞典》
(1).有画饰的船桨。 唐 王勃 《采莲赋》:“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綺船。” 唐 李群玉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檝射初暉。” 宋 柳永 《破阵乐》词:“两两轻舠飞画檝,竞夺锦标霞烂。”
(2).指画船。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午如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