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丁宁(丁寧)dīng níng
(1).古代乐器名。即钲,似钟而小。《国语·吴语》:“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尽应。” 韦昭 注:“丁寧,谓鉦也,军行鸣之,与鼓相应。”
(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
(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汉 郑玄 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 颜师古 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清 纳兰性德 《为友人赋》之五:“皑皑自许人如雪,何必丁寧繫臂纱。” 沙汀 《在祠堂里》:“‘你把风背着刮呀。’连长生涩地丁宁道。”
(4).言语恳切貌。 唐 张籍 《卧疾》诗:“童僕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顦顇,劝药语丁寧。” 元 倪瓒 《自松陵过华亭》诗:“竹西鶯语太丁寧,斜日山光澹翠屏。”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陛辞涕汍澜,密詔言丁寧。”
(5).音讯,消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诗:“永怀旧山叟,凭君寄丁寧。” ——《漢語大詞典》
(2).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唐 王建 《宫词》之二九:“琵琶先抹六幺头,小管丁寧侧调愁。”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二:“敛袖搊成絃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寧。”
(3).嘱咐,告诫。《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汉 郑玄 笺:“丁寧归期,定其心也。”《汉书·谷永传》:“二者(日食、地震)同日俱发,以丁寧陛下,厥咎不远,宜厚求诸身。” 颜师古 注:“丁寧,谓再三告示也。”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当逐客。” 清 纳兰性德 《为友人赋》之五:“皑皑自许人如雪,何必丁寧繫臂纱。” 沙汀 《在祠堂里》:“‘你把风背着刮呀。’连长生涩地丁宁道。”
(4).言语恳切貌。 唐 张籍 《卧疾》诗:“童僕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顦顇,劝药语丁寧。” 元 倪瓒 《自松陵过华亭》诗:“竹西鶯语太丁寧,斜日山光澹翠屏。”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陛辞涕汍澜,密詔言丁寧。”
(5).音讯,消息。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寧。”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诗:“永怀旧山叟,凭君寄丁寧。”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 说:细~。低~。
- 告诉:不以~人。
频 ( 頻 ) pín/bīn
频 [ pín ]
-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lǜ)。~谱。捷报~传。
- 危急:“国步斯~”。
-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 古同“颦”。
- 古同“濒”,水边地。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好事 hǎo shì
(1).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 郑玄 注:“后於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孙诒让 正义:“好事,恩泽之事。”
(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鶯鶯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漢語大詞典》
(2).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 《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3).喜庆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4).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 顾夐 《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 鶯鶯 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5).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 东京 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6).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应捕 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王婆 ﹞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7).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 《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8).犹美景。 元 潘从大 《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漢語大詞典》
来报(來報)lái bào
佛教语。谓来世的果报。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论》:“徵昔因则如见往业,覈当果则已示来报。” ——《漢語大詞典》
主人公 zhǔ rén gōng
(1).对主人(与“客人”相对)的尊称。《汉书·戾太子据传》:“主人公遂格鬭死。” 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诗:“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主人公能得几遍价来往追游。”
(2).主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谁用工资也换不来他们给自己做活的这种主人公态度。”参见“ 主人 ”。
(3).文艺作品中的主角,即作品中作者集中刻划的主要人物。 丁玲 《梦珂》:“因了她那瘦削,她那善蹙的眉峰,还得请她做个悲剧的主人公呢。” ——《漢語大詞典》
(2).主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谁用工资也换不来他们给自己做活的这种主人公态度。”参见“ 主人 ”。
(3).文艺作品中的主角,即作品中作者集中刻划的主要人物。 丁玲 《梦珂》:“因了她那瘦削,她那善蹙的眉峰,还得请她做个悲剧的主人公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