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春蚕(春蠶)chūn cán
春季饲养的蚕。 晋 傅玄 《明月篇》:“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春蚕度纲,綺地应纺;秋梭鸣机,织为褧衣。”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妇功春蚕溢,穡事秋田穫。” 清 马銮 《投梭女》诗:“早识春蚕丝已尽,当时应悔误投梭。” ——《漢語大詞典》
收长(收長)shōu cháng
犹收养。《史记·大宛列传》:“ 匈奴 攻杀其父,而 昆莫 生,弃於野……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 ——《漢語大詞典》
丝 ( 絲 ) sī
丝 [ sī ]
-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秋熟 qiū shú
(1).亦作“ 秋孰 ”。秋庄稼成熟。《史记·匈奴列传》:“所给备善则已,不备,苦恶,则候秋孰,以骑驰蹂而稼穡耳。”《旧唐书·食货志下》:“至秋熟,準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
(2).指秋熟农作物。《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个乡两年就合作化了》:“﹝支部﹞领导社员战胜了百年没有过的大洪水,秋熟获得了丰收。” ——《漢語大詞典》
(2).指秋熟农作物。《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个乡两年就合作化了》:“﹝支部﹞领导社员战胜了百年没有过的大洪水,秋熟获得了丰收。” ——《漢語大詞典》
靡 mí《國語辭典》
靡 [ mǐ ]
动- 顺势倒下。如:「所向披靡」。《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选·潘岳·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 没有。明·归有光〈先妣事略〉:「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 奢侈。如:「奢靡」、「浮靡」。
- 细致。《楚辞·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 华丽美好。宋·苏轼〈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
- 无、不。《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靡 [ mí ]
动- 浪费。《墨子·节葬下》:「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通「糜」。
- 毁伤、碎烂。《淮南子·说山》:「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通「糜」。
- 腐败。如:「生活靡烂」。通「糜」。
王税 wáng shuì
王朝的赋税。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诗:“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旧唐书·韦皋传》:“国赋散於权门,王税不入天府。” 宋 黄庭坚 《还家呈伯氏》诗:“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 元 郑元佑 《送友还乡》诗:“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