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想应拂遍,落梅娇。

陈维崧清代〕《繫裙腰 咏裙

满园草色绿迢迢。都吹上,小裙腰。栖鸾宿蝶风流甚,暗晕红潮。

轻飏处,称垂髫。有时沈在帘儿底,依稀微露轻绡。

隔花绣带无风转,浅立春宵。想应拂遍,落梅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落梅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1.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2.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3.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4.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5.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6.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1.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拂 fú/bì《國語辭典》

拂 [ fú ]

  1. 掸拭尘埃或驱除蚊蝇的用具。如:「拂子」。汉·徐淑〈又报嘉书〉:「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
  1. 抹拭。《仪礼·士昏礼》:「主人拂几。」
  2. 轻轻掠过、擦过。如:「春风拂面」。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红楼梦·第四九回》:「闻得一阵寒香拂鼻。」
  3. 甩动、抖动。如:「拂袖而去」。《西游记·第七一回》:「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
  4. 违反、违逆。《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只因难拂你老先生一片为好的意思。」

拂 [ bì ]

  1. 辅助。通「弼」。参见「拂士 」条。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1.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1.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1.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1. (一)​之语音。
落梅 luò méi
《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羌笛横吹《阿嚲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明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吹箫》套曲:“顿挫非《落梅》之趣,悠扬有《折柳》之情。”《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 清 陈望之 《月夜登黄鹤楼》诗:“不知何处笛,解作《落梅》声。”  ——《漢語大詞典》
娇 ( 嬌 ) jiāo
娇 [ jiāo ]
  1. 美好可爱:~儿。~女。~艾(年轻貌美的女子)。~娆。~艳。~嗔。~逸(潇洒俊美)。
  2. 爱怜过甚,过分珍惜:~养。~惯。
  3. 柔弱:~弱。~小。~嫩。~气。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