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读辞玩点画,汉唐往事皆历历。
长安古名都,汉唐以来帝王宅。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声名大半文章伯。
能书万变轶出意象外,那局体法就常格。
杰词精翰在处勒琬琰,从此关西富碑石。
咸阳原头螭蟠龟负不知数,风雨皴剥尘土蚀。
荒郊坏宇大者卧榛莽,小者老祠佛庙往往龛屋壁。
忆初来长安,于此心颇溺。
朝披夕购自忘倦,一纸不吝百金易。
岂惟读辞玩点画,汉唐往事皆历历。
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广搜觅。
古人载书兼两惧猜谤,今我车载不足更囊积。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数本跨数驿。
中郎中郎虽欲遂愚癖,愚也字学不进,
文格不长,翻愧嗜此苦无益。
虽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舍此愚意无以适。
碑乎誓将蓄汝永吾好,不已圣犹贤博奕。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声名大半文章伯。
能书万变轶出意象外,那局体法就常格。
杰词精翰在处勒琬琰,从此关西富碑石。
咸阳原头螭蟠龟负不知数,风雨皴剥尘土蚀。
荒郊坏宇大者卧榛莽,小者老祠佛庙往往龛屋壁。
忆初来长安,于此心颇溺。
朝披夕购自忘倦,一纸不吝百金易。
岂惟读辞玩点画,汉唐往事皆历历。
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广搜觅。
古人载书兼两惧猜谤,今我车载不足更囊积。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数本跨数驿。
中郎中郎虽欲遂愚癖,愚也字学不进,
文格不长,翻愧嗜此苦无益。
虽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舍此愚意无以适。
碑乎誓将蓄汝永吾好,不已圣犹贤博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岂惟(豈惟)qǐ wéi
见“ 岂唯 ”。 ——《漢語大詞典》
读 ( 讀 ) dú/dòu
读 [ dú ]
-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 求学:走~。
- 字的念法:~音。~破。
-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辞 ( 辭 ) cí《國語辭典》
- 「辭 」的異體字。
玩 wán《國語辭典》
玩 [ wàn ]
动- 用轻忽的态度来对待,多用于文言词。如:「玩世不恭」。《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 欣赏、观赏。如:「赏玩」。《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镜花缘·第七回》:「一日,正值皓月当空,小山同唐敏坐在簷下,玩月谈文。」
- 研习。《易经·系辞上》:「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文选·刘琨·答卢谌》:「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复,不能释手。」
- 可供玩赏的东西。如:「古玩」、「珍玩」、「奇玩」。《国语·楚语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红楼梦·第一八回》:「各处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
玩 [ wán ]
动- 游戏、嬉戏。如:「出去玩!」、「每个小孩都玩得非常高兴。」
- 把弄东西或做某种游戏。如:「玩皮球」、「玩穚牌」、「玩躲猫猫」、「不要让小孩玩电器,以免发生意外。」
- 耍弄、戏弄,多用于口语。如:「玩手腕儿」、「玩弄感情」、「少跟我玩花招!」
- 供人玩耍、游戏的。如:「玩具」、「玩偶」。
点画(點畫)diǎn huà
(1).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 隋 王度 《古镜记》:“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凡飞白以点画象物形,而点最难工。” 清 刘毓嵩 《〈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
(2).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 宋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滕昌祐》:“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 唐 时 陆果 、 刘襃 之类也。” ——《漢語大詞典》
(2).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 宋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滕昌祐》:“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 唐 时 陆果 、 刘襃 之类也。” ——《漢語大詞典》
汉唐
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整理自网络》
往事 wǎng shì
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史记·太史公自序》:“此人皆意有所鬱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唐 刘长卿 《南楚怀古》诗:“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明 刘基 《满江红》词:“怀往事,空凄切。思不断,肠千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去年夏天, 郭祥 遇到 朴贞淑 时,两人谈起往事。” ——《漢語大詞典》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副-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历历(歷歷)lì lì
(1).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唐 杜甫 《历历》诗:“歷歷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 孔平仲 《月夜》诗:“更登高处望,歷歷见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
(2).逐一,一一。 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歷歷翻去,殊不费目力。”
(3).排列成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4).犹历录。《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歷歷。”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録之貌。”参见“ 歷録 ”。
(5).零落貌。 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歷歷残棋忍重看。”
(6).象声词。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歷歷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歷歷,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歷歷,还疑秋傍九皋鸣。” ——《漢語大詞典》
(2).逐一,一一。 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歷歷翻去,殊不费目力。”
(3).排列成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4).犹历录。《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歷歷。”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録之貌。”参见“ 歷録 ”。
(5).零落貌。 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歷歷残棋忍重看。”
(6).象声词。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歷歷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歷歷,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歷歷,还疑秋傍九皋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