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悬知片棹云边集,大有吟情雪里生。

姜夔宋代〕《次韵胡仲方因杨伯子见寄

此去庐陵定几程,向来筇杖未经行。
悬知片棹云边集,大有吟情雪里生。
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难清。
二君即日青冥上,唯我春山带雨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悬知云边大有吟情雪里

悬知(懸知)xuán zhī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漢語大詞典》
片 piàn/piān《國語辭典》

片 [ piàn ]

  1. 薄而扁平的東西。如:「肉片」、「洋鐵片」。
  2. 量詞:➊ ​ 計算薄而成片的東西的單位。如:「一片樹葉」、「兩片土司」。➋ ​計算地面物的單位。如:「一片樹林」、「門前兩側各有一片草地。」
  3. 印有姓名或可供通信的紙片。如:「名片」、「明信片」。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將厚物以刀橫著或斜著切成薄片狀。如:「片肉」。《老殘遊記·第六回》:「我們那裡有人送的兩隻山雞,都已經片出來了。」
  1. 微少的。如:「片簡殘牘」、「隻字片語」。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一名雖云就 ,片祿不足充。」
  2. 單一的。如:「片面」。《論語·顏淵》:「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3. 短暫的。如:「片刻」、「片晌」。

片 [ piān ]

  1. 扁平的東西。如:「相片兒」、「唱片兒」、「畫片兒」、「電影片兒」。
棹 zhào/zhuō《國語辭典》

棹 [ zhào ]

  1. 船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舡分开波中浪,棹搅碎江心月。」同「櫂 」。
  2. 借以指船。《文选·张协·七命八首之二》:「纵棹随风,弭楫乘波。」同「櫂 」。
  1. 划船、泛舟。《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宋·苏轼〈好事近·湖上雨晴时〉词:「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同「櫂 」。

棹 [ zhuō ]

  1. 可放置东西的家具。如:「方棹」、「圆棹」。同「桌 」。
云边(云边)
唐 杜甫 夕烽 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边去。
唐 温庭筠 苏武庙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唐 张乔 游歙州兴唐寺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唐 郑谷 石门山泉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唐 皎然 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 清景为公有,放旷云边亭。
《韵府拾遗 先韵》:真德秀表结茅屋于云边以甘终老瞻玉堂于天上若隔前生  ——《骈字类编》
集 jí《國語辭典》

集 [ jí ]

  1. 棲息。《詩經·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南朝宋·鮑照〈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鴈集洲沚。」
  2. 把散開的事物聚合在一起。如:「集合」、「聚集」、「籌集」、「集資」、「收集」。《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1. 市場、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如:「市集」、「趕集」、「年集」。
  2. 地名用字。如:「張家集」。《儒林外史·第二回》:「話說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個鄉村,叫做薛家集。」
  3. 輯錄詩文等的書籍。如:「詩集」、「文集」。《文選·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4. 量詞。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
  5. 中國傳統圖書四部分類的第四部,包括詩文等的作品稱為「集」。
大有 dà yǒu
(1).《易》卦名。即乾下离上。象征大,多。《易·序卦》:“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高亨 注:“《大有》,所有者大,所有者多也。”
(2).丰收。 唐 储光羲 《观竞渡》诗:“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明 徐渭 《先除夕二日雪甚如婴儿拳》诗:“明年从大有,连岁却餘殃。”《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  ——《漢語大詞典》
吟情 yín qíng
诗情;诗兴。 宋 赵师秀 《秋色》诗:“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八:“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元 张可久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曲:“放吟情,写新声,寄春鶯,明年来此赏清明。”  ——《漢語大詞典》
雪里(雪里)
唐 刘禹锡 醉答乐天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骈字类编》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