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百子画图婉娈,愿红房孕玉,亲祷禖燕。

樊增祥清代〕《解语花 追步㤅伯师重台榴花原韵

仙霞叠帔,宝月重轮,寸寸芳心展。泪巾红敛。纹窗静、十二珠帘深掩。

仙裙妒艳。不胜酒、倚风微颤。把紫鸾阿阁三层,移向花中见。

百子画图婉娈,愿红房孕玉,亲祷禖燕。绮楼寒浅。

薰风里、才识红儿真面。唇脂重点。似百八虬珠圆转。

看凤楼、弹指修成,莫写蛮笺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百子画图婉娈红房

百子 bǎi zǐ
(1).指儿子多。《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毛 传:“ 大姒 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
(2).指花果多子实。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 宋 孙觌 《洞庭善庆堂置酒小诗寄之》:“莲房駢百子,橘圃聚千奴。”
(3).言诸子百家。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曾巩 《亡弟湘潭县主簿子翊墓志铭》:“ 子翊 少力学六艺、百子。”  ——《漢語大詞典》
画图(畫圖)huà tú
(1).绘图。《庄子·田子方》:“ 宋 元君 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唐 高适 《塞下曲》:“画图 麒麟阁 ,入朝 明光宫 。”《旧唐书·萧倣传》:“ 滑 临 黄河 ,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隄。 倣 奏移 河 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
(2).图画。《晋书·刘牢之传》:“ 玄 大喜,与 敬宣 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 敬宣 共观,以安悦其志。”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九天开出一 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 玉英 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毛泽东 《介绍一个合作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3).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宋 司马光 《晚景亭》诗:“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元 谢应芳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诗:“三江五湖上,羣峰开画图。”
(4).图像;画成的人像。 唐 薛媛 《写真寄夫》诗:“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 汉 宫妆,我则索看 昭君 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近人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郭沫若 《瓶》诗之一:“世间上有没有能够图梦的艺人,能够为我呀图个画图,使她再生?”
(5).指图样。 元 张昱 《辇下曲》:“为造龙舟载 天姆 ,院家催造画图来。”  ——《漢語大詞典》
婉娈(婉孌)wǎn luán
亦作“ 婉恋 ”。
(1).美貌。《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婉孌,少好貌。” 唐 陈子昂 《清河张氏墓志铭》:“失其窈窕之秀,婉孌之姿,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清 陈维嵩 《调笑令·咏古》词:“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孌。” 叶圣陶 《隔膜·一课》:“那些同伴极和气的样子,穿了灰白色的舞衣,做各种婉娈优美的舞蹈。”
(2).借指美女。 清 钮琇 《觚賸·粟儿》:“而一遇婉孌,其倾倒繾綣如此。”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年过不惑,而韶颜穉态,犹似婉孌。”
(3).柔顺;柔媚。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契阔中馈,婉恋供养。”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贵妃﹞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孌万态,以中上意。”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某鄙陋,不能脂韦婉孌,乖世俗之所好。”
(4).缠绵;缱绻。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自尔婉孌相得,若翡翠之在云路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数游 魏十四 华馆,频诣 武七 芳筵,婉孌心期,绸繆讌语,应接无暇。”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八章:“奚事一逢彼姝,遽加余以尔许缠绵婉恋,累余蝨身於情网之中,负己负人,无有是处耶?”
(5).依恋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卢綰 自微,婉孌我皇。”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於 沛 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於 樊阳 。”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离骚》者,《诗》之苗裔也……读其词,审其言,如赤子婉恋於父母侧而不忍去。”
(6).委婉含蓄。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国辅》:“ 国辅 诗,婉孌清楚,深宜调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 周 人莫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  ——《漢語大詞典》
愿 ( 願 ) yuàn《國語辭典》

愿 [ yuàn ]

  1. 忠厚、谨慎。《书经·皋陶谟》:「柔而立,愿而恭。」《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刘宠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红房(红房)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六十一 细腰侍女瑶花外,争向红房报玉妃。
宋 欧阳修 西园石榴盛开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唐 毛熙震 浣溪沙 其三 晚起红房醉欲消,绿鬟云散袅金翘,雪香花语不胜娇。  ——《骈字类编》
孕 yùn《國語辭典》

孕 [ yùn ]

  1. 怀胎。《易经·渐卦·九三》:「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国语·鲁语上》:「鸟兽孕,水虫成。」
  2. 培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唐·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3. 包含。如:「包孕」、「孕含」。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祷 ( 禱 ) dǎo
    祷 [ dǎo ]
    1.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求福:~文。~告。~念。祈~。
    2. 祝愿,敬辞(书信用语):为~。盼~。
    禖 méi《國語辭典》

    禖 [ méi ]

    1. 古代求子的祭祀。《玉篇·示部》:「禖,求子祭。」
    2. 求子所祭之神。《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唐·柳宗元〈天对〉:「喾、狄祷禖,契形于胞。」
    燕 yàn/yān《國語辭典》

    燕 [ yàn ]

    1. 鸟纲燕科各种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约有七十余种。体小翼大,飞行力强,尾长,分叉呈剪刀状。背黑腹白、脚短,不利于步行。每年产卵二、三次,每次约三至六个 卵。常见的有毛脚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俗称为「燕子」。也称为「乌衣」。
    1. 宴饮。《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通「䜩」、「宴」。

    燕 [ yān ]

    1. 国名:➊ ​ 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北、辽宁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➋ ​ 东晋时鲜卑慕容氏称帝,国号燕,分为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
    2. 姓。如汉代有燕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