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应时纳祜,庆无不宜。

释宗杲宋代〕《偈颂一百六十首

正朝把笔,万事皆吉。
应时纳祜,庆无不宜。
若作世谛,流布平地,
吃交更在佛法,商量眉须随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应时不宜

应时(應時)yìng shí
随时;即刻。《汉书·何武传》:“ 武 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遂下疗,应时愈。”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僕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七:“人能静坐,回光反照,不生种种念虑,则本来面目,应时自见。”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刀剑疮痍,应时完好。”
(1).顺应时势;适合时会。《荀子·天论》:“望时而得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汉 扬雄 《法言·问神》:“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之,损益可知也。”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谓人物之间出,非天意之徒生。” 鲁迅 《〈热风〉题记》:“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应时纳祜,与国同休。”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似这般应时的瑞雪,是好一个冬景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其从各省来京陛见官员及往来奉使人等,无不以该省雨泽曾否应时,田亩有无收穫,并閭阎资生情形一一体访。” 胡怀琛 《寄仲兄都门》诗:“应时略写 江 南景, 黄浦 秋潮蟹正肥。”
(3).对付度日。谓谋生。《红楼梦》第五八回:“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织女工诸务。”  ——《漢語大詞典》
纳 ( 納 ) nà
纳 [ nà ]
  1.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
  2. 接受:采~。笑~。~谏。
  3. 享受:~福。~凉。
  4. 缴付:~税。
  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
  6. 姓。
祜 hù《國語辭典》

祜 [ hù ]

  1. 福分。《诗经·小雅·信南山》:「曾孙寿考,受天之祜。」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二:「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庆 ( 慶 ) qìng
庆 [ qìng ]
  1. 祝贺:~贺。~祝。~幸。~典。~功。
  2. 可祝贺的事:国~。大~。
  3. 姓。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不宜 bù yí
(1).不应该。《诗·邶风·谷风》:“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史记·高祖本纪》:“足下必欲诛无道 秦 ,不宜踞见长者。” 宋 曾巩 《齐州二堂记》:“耕稼陶渔,皆 舜 之初,宜同时,则其地不宜相远。”
(2).不适宜,不适合。《史记·孝文本纪》:“今释宜建而更选於诸侯乃宗室,非 高帝 之志也。更议不宜。” 清 任泰 《质疑·经义》:“辞令之美,往往不宜训詁。”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