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

舒岳祥宋代〕《夏日山居好十首 其十

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荷心风百顷,秧底月千寻。

幽鸟珍毛羽,流泉响磬琴。此中多乐事,客至亦能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荷心百顷千寻

荷心
隋 薛道衡 秋日游昆明池诗 荷心宜露泫,竹径重风来。
唐 元稹 雨声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 其三 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宋 叶适 题张提举园 竹外万云合,荷心一雁来。
元 陈樵 竹枝词二首 其二 妾心恰是荷心苦,只食么荷不食莲。  ——《骈字类编》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百顷(百頃)bǎi qǐng
    (1).一万亩。极言土地之广。《汉书·王莽传下》:“於是遂营 长安 城南,提封百顷。” 北周 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
    (2).地名。在今 甘肃省 境内,旧时为氐族 杨氏 世居之处。《宋书·氐胡传》:“ 腾 ( 杨腾 )子 驹 ,勇健多计略,始徙 仇池 。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初学记》卷八引《三秦记》:“ 仇池山 号 百顷 ,上有 百顷池 ,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  ——《漢語大詞典》
    秧 yāng《國語辭典》

    秧 [ yāng ]

    1. 稻苗。如:「插秧」。《说文解字·禾部》「秧」字·清·段玉裁·注:「秧,今俗谓稻之初生者曰秧。」唐·张籍〈江村行〉:「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2. 植物的幼苗。如:「树秧」、「花秧」。也称为「秧儿」。
    3. 初生的动物。如:「鱼秧」、「猪秧」。也称为「秧子」。
    4. 某些植物的茎。如:「豆秧」、「瓜秧」。
    1. 培养、栽种。如:「秧几棵花」、「秧一盆鱼」。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蹑屐看秧稻,敲船和采菱。」
    底 dǐ/de《國語辭典》

    底 [ dǐ ]

    1. 器物或物體的最下部分。如:「鞋底」、「碗底」、「海底」、「井底」。
    2. 根源、底細。如:「謎底」、「揭底」、「摸底兒」、「尋根究底」。
    3. 末了、盡頭。如:「年底」、「月底」。
    4. 草稿、原本。如:「草底」、「存底」、「留個底兒」。
    5. 基本組成部分。如:「班底」、「紅底金字」。
    1. 到達。如:「終底於成」、「無所底極」。
    1. 何?什麼。表疑問。如:「干卿底事?」宋·蘇軾〈謝人見和前篇〉詩二首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底 [ de ]

    1. 結構助詞。用在名詞或代名詞後面,表示所有的意思。如:「我底書」、「他底筆」。同「的 」。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2.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3.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4.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5.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2.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千寻(千尋)qiān xún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