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倚徙 yǐ xǐ
留连徘徊。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七:“人生不得恒称意,惆悵倚徙至夜半。” 元 张可久 《折桂令·酸斋学士席上》曲:“倚徙西楼,留连 北海 ,断送 东君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昔尝读书 谼径 洪氏 庄,屋在水东,常倚徙桥上,俯视碧流澄澈,谢华启秀。”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二》:“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这就是现在洋场上的‘西崽相’。” ——《漢語大詞典》
白头(白頭)bái tóu
(1).犹白发。形容年老。《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秦 韩 之交。”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意志何时,復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况臣母子,各已白头,兄弟二人,皆任远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六十:“ 骡马街 南 刘二家 ,白头诗客戏生涯。”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变白头吟》:“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孙枝蔚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
(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囯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
(5).鸟名。即白头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羣飞且鸣,是将鬭矣。”参见“ 白头翁 ”。 ——《漢語大詞典》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金 曹之谦 《变白头吟》:“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3).指年老的尊亲。 清 孙枝蔚 《客句容》诗之三:“妇呻女吟常满屋,音书早晚慰白头。”
(4). 清 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太平天囯歌谣·破假大炮》:“乡绅、财主也有兵勇,个个头上围白布,叫白头。”
(5).鸟名。即白头翁。 宋 曾慥 《高斋漫录》:“禽鸟之名,多不可纪,白头称公,黄头称子,羣飞且鸣,是将鬭矣。”参见“ 白头翁 ”。 ——《漢語大詞典》
杖 zhàng《國語辭典》
杖 [ zhàng ]
名- 拄著走路用的棍子。如:「手杖」、「拐杖」。《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诗:「衰颜动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 泛称棍棒一类的东西。如:「擀面杖」。
- 古代的一种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宋史·卷五·太宗本纪二》:「杖罪释之。」
- 执、持。《书经·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
- 凭恃、倚靠。《左传·襄公八年》:「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 拷打。《唐语林·卷六·补遗》:「穆家法最峻,宁命诸子直馔,稍不如意,则杖之。」
哀伤(哀傷)āi shāng
悲痛忧伤。《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絶於心。” 唐 杜甫 《成都府》诗:“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国朝 何仲默 亦遭壬申之乱,但过於哀伤尔。”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九:“不远处送来提琴的声音,拉的是哀伤的调子。” ——《漢語大詞典》
赤子 chì zǐ
(1).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孔颖达 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颜师古 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髮,其色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槎庵小乘》:“尺字古通用赤……赤子者谓始生小儿仅长一尺也。”
(2).比喻百姓,人民。《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 泰山 乔狱,忽然崩摧。斯文何托,赤子畴依?”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百姓,人民。《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 泰山 乔狱,忽然崩摧。斯文何托,赤子畴依?” ——《漢語大詞典》
兵 bīng《國語辭典》
兵 [ bīng ]
名- 武器。如:「秣马厉兵」、「短兵相接」。《说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汉·郑玄·注:「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战士、军队。如:「调兵遣将」、「按兵不动」、「精兵政策」。《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文选·江淹·杂体诗·卢中郎》:「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
- 军事、战争,或有关于军事、战争的事情。如:「纸上谈兵」、「谈笑用兵」。《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文选·钟会·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新野。」
- 专指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如:「炮兵」、「骑兵」、「步兵」、「号兵」、「传 令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