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昔时常说长安好,而今厌走长安道。

四锡宋代〕《倚柱吟

暮春惨惨黄昏雨,零落樱桃斜掩户。
未张灯火帘幕深,楼阁巢寒闻燕语。
昔时常说长安好,而今厌走长安道。
苏秦辨说长卿才,自笑功名胡不早。
人悄悄,倚柱时,
情脉脉,无人知。
怜春惜远情不尽,斜雨兼花湿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昔时长安而今长安道

昔时(昔時)xī shí
往日;从前。《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 唐 杜甫 《石笋行》:“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不惟臣之苍颜白髮已迫迟暮,而窃仰天颜,亦觉非昔时矣。”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长安(長安)cháng ān
      (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漢語大詞典》
      好 hǎo/hào《國語辭典》

      好 [ hǎo ]

      1. 美、善,理想的。如:「好东西」、「好风景」、「花好月圆」、「好人好事」。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2. 友爱的。如:「好朋友」、「好同学」。
      3. 完整的、没坏的。如:「完好如初」、「修好了。」
      1. 相善、彼此亲爱。如:「友好」。唐·高适〈赠别晋三处士〉诗:「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红楼梦·第二七回》:「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
      2. 痊愈。如:「病好了!」《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1. 很、非常。表示程度深。如:「好久」、「好冷」、「好笨」、「好厉害」。
      2. 完成、完毕。如:「交代的工作做好了。」、「稿子写好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
      3. 容易。如:「这事好办。」、「这问题好解决。」、「这小孩好带。」
      4. 以便、便于。如:「快准备行李,好早点上路。」、「请告诉我你的住处,我好去找你。」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 可以、应该。如:「只好如此」、「正好试试」。《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刁迈彭屈指一算,后任明天好到,便约张太太三天回音。」
      6. 置于某些动词之前,表效果佳。如:「好看」、「好玩」、「好吃」、「好笑」。
      7. 置于数量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多或久的意思。如:「好些个」、「好几处」、「好半天」、「好一会儿」。
      1. 表示称赞或允许。如:「好!就这么办。」《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2. 表示责备或不满意的语气。如:「好!这下子事情愈来愈棘手了。」

      好 [ hào ]

      1. 爱、喜爱。如:「洁身自好」、「好逸恶劳」、「好学不倦」。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唐·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1. 心中所喜爱的事。如:「投其所好」。《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富贵)​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 旧指玉器中的孔。《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汉·郑玄·注:「好,璧孔也。」
      而今 ér jīn
      如今,现在。 唐 张安世 《苦别》诗:“向前不信别离苦,而今自到别离处。”《儒林外史》第三回:“我们而今且派两人跟定了 范老爷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直到而今,许多 中国 古代的风俗、习惯、语言、服装,在 朝鲜 还看的见。”参见“ 而今而后 ”。  ——《漢語大詞典》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走 zǒu《國語辭典》

      走 [ zǒu ]

      1. 疾行、奔跑。如:「奔走」。汉·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 步行。如:「走路」。《文选·张衡·西京赋》:「走索上而相逢。」
      3. 逃跑。如:「逃走」、「败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4. 离开。如:「走开」、「我明天就要走了。」
      5. 泄漏。如:「走漏」、「走光」、「走电」。《水浒传·第一八回》:「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6. 接触、交往。如:「他们两家走得很勤。」
      7. 失去原来的形态。如:「走味」、「走样」、「走调」。
      8. 移动、挪动。如:「拿走」、「我的表走得很准。」、「这步棋走错了。」
      9. 到处游荡。参见「走江湖 」条。
      10. 往、去。如:「走往」、「走访」。
      1. 供行走的。如:「走道」。
      2. 供驱使的、供使役的。如:「贩夫走卒」。
      3. 在陆地上行动的。如:「飞禽走兽」。
      1. 兽类的总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飞走之栖宿。」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长安道(長安道)cháng ān dào
      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