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问谁能为售,靡物可酬答。

苏颂宋代〕《和丘与权秘校咏宝寄林成之进士

天下岂无宝,此宝常旷乏。
浑然肖天质,不与璆璠杂。
万产蓄精粹,百灵常护押。
天王得而兴,人事留岂盍。
问将安所施,邦国凭镇压。
问谁能为售,靡物可酬答。
孰嗟道不行,将以补千衲。
孰忧大厦摧,用以支众庘。
在昔夏及周,相继登天榻。
搜索罄寰瀛,异物悉归狎。
万玉会诸涂,九鼎安於郏。
人神为交欢,海岳在呼欱。
无远不奔趋,无强不折拉。
区区霸者君,犹能救收扱。
譬夫至音奏,所听才鞺鞳。
晋强由一战,齐盛成九合。
小邦愿输币,邻境求盟歃。
至宝既见用,光价日以洽。
岂若秦与赵,争璧相蹂踏。
其下数十代,交攻事矛甲。
用舍亦异道,盛衰势相沓。
得之权纲震,失之基本塌。
吾君系皇统,威棱海隅匝。
大器固神扃,众奇萃缇匣。
山瑰及海灵,尽获诸罗罨。
拣金碛砾中,或不间砂鑞。
求珠渊泉底,或见取{外广里上卑下两虫}蛤。
珉石尚珍藏,理宁斥珪玾。
其间偶弃遗,诚堪为嗟{左甲右欠}。
或是选择殊,非由道路狭。
渊哉二君言,相投予意恰,
谁能借其辩,九重贡君阖。
上以启聪明,次以广开纳。
冀于涓尘中,收拾秘箱笈。
明时宁自疑,本无双刖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能为酬答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能为(能爲)néng wéi
(1).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后用作能有所为或有所作为之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於 齐 而取偿於 秦 也,而 齐 赵 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2).本领;能耐。《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管桦 《清风店》二:“我不戴见这种人。他有多大能为,我不戴见他。”  ——《漢語大詞典》
售 shòu《國語辭典》

售 [ shòu ]

  1. 卖出。如:「销售」、「零售」、「抛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楯,两难得而俱售也。」
  2. 实现、实行。如:「奸计不售」、「诡计得售」。唐·韩愈〈读墨子〉:「余以为辩 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
靡 mí《國語辭典》

靡 [ mǐ ]

  1. 顺势倒下。如:「所向披靡」。《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选·潘岳·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2. 没有。明·归有光〈先妣事略〉:「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1. 奢侈。如:「奢靡」、「浮靡」。
  2. 细致。《楚辞·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3. 华丽美好。宋·苏轼〈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
  1. 无、不。《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靡 [ mí ]

  1. 浪费。《墨子·节葬下》:「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通「糜」。
  2. 毁伤、碎烂。《淮南子·说山》:「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通「糜」。
  1. 腐败。如:「生活靡烂」。通「糜」。
物 wù《國語辭典》

物 [ wù ]

  1.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2.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4.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5.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1.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2. 寻求。如:「物色」。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1.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2.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3.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4.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5.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2.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3.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4.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5.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6.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1.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1.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1. 美好的。如:「可人儿」。
  1.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1. 参见「可汗 」条。
酬答 chóu dá
亦作“ 酬荅 ”。亦作“醻答”。亦作“酧答”。
(1).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 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2).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3).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