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然明东里今同道,德裕封敖适此时。

苏籀宋代〕《送中书潘舍人省上二首

紫微鸡省待论思,少作英辞寤柬奇。
高浪驾天输朗汉,紫霄即日奋长离。
然明东里今同道,德裕封敖适此时。
应笑迂慵畸已甚,呜呼鹤巘缀蝉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然明东里同道德裕此时

然明 rán míng
点火以照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刘綺 ﹞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漢語大詞典》
东里(東里)dōng lǐ
(1).古地名。 春秋 郑国 大夫 子产 所居地。旧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县 城内。《论语·宪问》:“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何晏 集解:“ 子产 居 东里 。”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 侨 栖仁於 东里 ,凤晦迹於西堂。”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 郑 东里 。 东里 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2).复姓。《通志·氏族三》:“ 郑大夫 子产 居 东里 ,因氏焉……《魏志》有 东里袞 。”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1.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2.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1.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同道 tóng dào
(1).同一思想;同一原则。《孟子·离娄下》:“ 孟子 曰:‘ 禹 稷 颜回 同道。’” 朱熹 集注:“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帝王治世,百代同道。”
(2).行为相同。《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 ﹞曰:‘ 伯夷 、 伊尹 何如?’﹝ 孟子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伯夷 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伊尹 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苏代 对曰﹞今 秦 楚 争彊而公党於 楚 ,是与 公孙奭 、 甘茂 同道也,公何以异之?”
(3).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唐 张谓 《夜同宴用人字》诗:“平生颇同道,相见日相亲。” 唐 李涉 《六叹》诗序:“録之私斋,以示同道。”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原来是同道人 杨孝先 。”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我知道在人生意义上,你我彼此之间的意见很不同,所以必须另求一位同道的人。”
(4).犹同行。行,行业。《七国春秋平话》卷下:“ 孙子 曰:‘看咱同道面,你若肯降我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你两家同道中又是对手,正好做一对儿夫妻。”
(5).同路。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同路人者……是一时同道的伴侣罢了。”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他同道的一个 俄国 女郎说道:‘可怕得很!可怕得很!’”  ——《漢語大詞典》
德裕(德裕)
书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韵府拾遗 遇韵》
封 fēng《國語辭典》

封 [ fēng ]

  1. 包好的或用來裝東西的紙袋。如:「賞封」、「信封」、「拆封」。
  2.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如:「一封信」。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紅樓夢·第二回》:「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答謝甄家娘子。」
  3. 疆界。《左傳·僖公三十年》:「(晉)​又欲肆其西封。」晉·杜預·注:「封,疆也。」
  4. 姓。唐代有封演。
  1. 密閉、緘合。如:「大雪封山」、「封住洞口」。《後漢書·卷六·順帝紀》:「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2. 封閉、禁止使用。如:「查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3. 限制。如:「故步自封」。
  4. 舊時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5. 聚土築墳。《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唐·孔穎達·正義:「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禮記·樂記》:「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
  6. 天子築壇祭天。《管子·地數》:「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
  7. 富厚、增加。《國語·楚語上》:「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三國吳·韋昭·注:「封,厚也。」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8. 圍棋中以破壞對手的通道而對其實施封鎖的下法。
敖 áo《國語辭典》

敖 [ áo ]

  1. 游玩。《说文解字·放部》:「敖,出游也。」《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同「遨 」。
  2. 戏弄。《管子·四称》:「诛其良臣,敖其妇女。」《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妇人敖荡者,沉之江。」
  3. 以小火慢煮或煎干。《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通「熬」。
  1. 干煎、焦灼。《荀子·富国》:「天下敖然,若烧若焦。」通「熬」。

敖 [ ào ]

  1. 倨慢。《管子·宙合》:「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通「傲」。
适 ( 適 ) shì/kuò《國語辭典》

适 [ guā ]

  1. 迅速。《說文解字·辵部》:「适,疾也。」

适 [ ​kuò ]

  1. (一)​之又音。
此时(此時)cǐ shí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