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至仁先内治,岂曾废远略。

孙应时宋代〕《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

荆州形胜地,控引呈广莫。
英雄昔用武,跬步图宛洛。
至仁先内治,岂曾废远略。
公来手摩抚,士气端何作。
载歌江汉诗,奋袂空爵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至仁先内远略

至仁 zhì rén
(1).最大的仁德。《庄子·天运》:“曰:‘谓问至仁?’ 庄子 曰:‘至仁无亲。’”《孔子家语·屈节解》:“躬敦厚,明亲亲,尚篤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
(2).指最有仁德的人。《孟子·尽心下》:“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語大詞典》
先内
宋书何承天传赞盖由王业始基经创多阙先内后外以至于此  ——《韵府拾遗 队韵》
治 zhì《國語辭典》

治 [ zhì ]

  1. 管理、统理。如:「统治」、「治国」。《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 诊疗。如:「治病」、「医治」。
  3. 整理、修建。如:「治水」、「整治」。《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缮治邮亭。」
  4. 研究。如:「治学」。《汉书·卷四九·鼌错传》:「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
  5. 惩罚。如:「治罪」、「处治」。《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治臣之罪。」
  6. 经营。如:「治产」。《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治 [ chí ]

  1. 之读音。
岂 ( 豈 ) qǐ/kǎi
岂 [ qǐ ]
  1. 助词,表示反诘(➊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➋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岂 [ kǎi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1.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1.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1.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1.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1.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2.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废 ( 廢 ) fèi
废 [ fèi ]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
  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
  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
远略(遠略)yuǎn lüè
(1).深远的谋略。《后汉书·西羌传论》:“贪其暂安之埶,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 宋 曾巩 《胡太傅挽词》之二:“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 陈毅 《吟反攻形势》:“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
(2).谓经略远方。《左传·僖公九年》:“ 齐侯 不勤德,而勤远略,故北伐 山戎 ,南伐 楚 。”《后汉书·鲜卑传》:“ 武帝 情存远略,志闢四方。”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朝廷好生恶杀,不务远略。”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我 中 朝素严海禁,闭关自守,不勤远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