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时清忘夙昔,悲歌起衰怠。

孙应时宋代〕《章安镇感事

越峤东南穷,连山赴沧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谅迁改。
前江渺万顷,风雨鱼龙汇。
嗟哉地远绝,仿佛形势在。
忆昨南渡初,云雷震纷叆。
莎洲舣龙舰,白日照金铠。
儿童识汉官,草木被尧彩。
是时元勋谁,成公国上宰。
人心翼宗社,天命安鼎鼐。
那知中原事,惊呼五十载。
丹衷自结发,弹剑气{上山下畾}嵬。
时清忘夙昔,悲歌起衰怠。
举头天门高,狂言小臣罪。
功名故难量,时节亦有待。
临流想前英,奕奕动风采。
渔郎定何心,波间声欸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时清夙昔悲歌起衰

时清(时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唐 朱庆馀 上宣州沈大夫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韵府拾遗 庚韵》:陆游诗时清吏更休  ——《骈字类编》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1.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2.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3.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1. (一)​之读音。
夙昔 sù xī
(1).前夜。《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李善 注引《广雅》:“昔,夜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时,往日。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唐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诗:“远郊有灵峯,夙昔栖真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八:“离居日久,病身不能动,求如夙昔相聚讲习之乐,寧可得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数百年来,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几,大都萍水偶逢,烟云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记忆。”
(3).朝夕。《后汉书·张衡传》:“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按,《文选》引作“夙夜”。  ——《漢語大詞典》
悲歌 bēi gē
(1).悲壮地歌唱。《淮南子·说林训》:“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 钟期 信为贤。” 宋 苏轼 《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后生多名士,欲荐空悲歌。” 峻青 《海娘娘》:“这时候,人的心里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慷慨悲歌,拔剑起舞的热烈情感呢。”
(2).悲壮或哀痛的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行觴奏悲歌,永夜繫白日。”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厄 宋 围 陈 ,奏悲歌於 下蔡 。”《红楼梦》第二七回:“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艾青 《向太阳》诗:“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漢語大詞典》
起衰 qǐ shuāi
(1).语出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谓振兴文运衰颓之势,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兄,文能泣鬼,力可起衰。” 清 王文玮 《读书》诗之三:“起衰七百年,此语吾信不?” 郭沫若 《蜩螗集·松崖山市》:“望云与山月,起衰有大志。”
(2).指使病弱者壮健起来。 清 管世铭 《送李云岩大司马赐告还黔》诗:“上药起衰驰凤岭,安舆扶疾到龙楼。”  ——《漢語大詞典》
怠 dài《國語辭典》

怠 [ dài ]

  1. 松懈、懒惰。如:「怠惰」、「懈怠」。唐·韩愈〈原毁〉:「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2. 轻慢不庄重。如:「怠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醴酒不设,王之意怠。」
  3. 疲倦、疲累。如:「倦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