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辨。
孙应时〔宋代〕《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瞳曨。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掉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辨。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瞳曨。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掉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辨。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前途 qián tú
亦作“ 前涂 ”。亦作“ 前涂 ”。
(1).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晋 左思 《吴都赋》:“先驱前涂,俞骑骋路。”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
(2).喻未来的处境。 唐 姚合 《答韩湘》:“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十:“壮年忽已去,焉復知前涂。”
(3).特指好的未来。《宣和遗事》后集:“帝亦微笑谓 阿计替 曰:‘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自己也知道我如果不能从井里出来,我就没有前途,我就只有在孤独中死亡。”
(4).犹登程。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明 吴承恩 《宿田家》诗:“天明即前途,眷眷意转切。”
(5).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宋 无名氏 《鬼董·沉翁》:“一人衣青褐衣投宿,曰:‘吾前途值盗,囊资皆罄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若是小店内失窃了,应该小店查还。今却是车户走了,车户是客人前途僱的。小店有何干涉?’”
(6).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意思想讨堂翁一个回信,晚生也好回覆前途。”《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只须老兄写明云,减半六五之数,前途愿出。兄弟凭此,明日就断结了。”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我们早派人和前途接洽多次,怎么没交款,人就出来了呢?”
(7).指前面的军队。《南史·郑绍叔传》:“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严复 《〈法意〉按语》:“所发 满洲 之卒,其战也,直无异前涂之倒戈。” ——《漢語大詞典》
(1).将行经的前方路途。 晋 左思 《吴都赋》:“先驱前涂,俞骑骋路。”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圆的雪白的月亮照着前途,凉风吹脸,真是比大猎回来时还有趣。”
(2).喻未来的处境。 唐 姚合 《答韩湘》:“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十:“壮年忽已去,焉復知前涂。”
(3).特指好的未来。《宣和遗事》后集:“帝亦微笑谓 阿计替 曰:‘使我有前途,汝等则吾更生之主也,敢不厚报!’”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自己也知道我如果不能从井里出来,我就没有前途,我就只有在孤独中死亡。”
(4).犹登程。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明 吴承恩 《宿田家》诗:“天明即前途,眷眷意转切。”
(5).不久前行经的路途。 宋 无名氏 《鬼董·沉翁》:“一人衣青褐衣投宿,曰:‘吾前途值盗,囊资皆罄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店家道:‘若是小店内失窃了,应该小店查还。今却是车户走了,车户是客人前途僱的。小店有何干涉?’”
(6).指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意思想讨堂翁一个回信,晚生也好回覆前途。”《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只须老兄写明云,减半六五之数,前途愿出。兄弟凭此,明日就断结了。”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二回:“我们早派人和前途接洽多次,怎么没交款,人就出来了呢?”
(7).指前面的军队。《南史·郑绍叔传》:“前途不捷,我当其咎。粮运不继,卿任其责。” 严复 《〈法意〉按语》:“所发 满洲 之卒,其战也,直无异前涂之倒戈。”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绵邈(綿邈)mián miǎo
亦作“緜邈”。
(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 ——《漢語大詞典》
(1).辽远。《文选·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刘逵 注:“绵邈,广远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家国绵邈,山川辽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但山川緜邈,二孱弱女子,何以能来?”
(2).长久;悠远。 晋 陆机 《感时赋》:“夜绵邈其难终,日晼晚而易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开闢草昧,岁纪緜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唐 李华 《咏史》之三:“緜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 清 周亮工 《觉庵兄六十序》:“加以世代绵邈,水火兵燹,以后虽復同处一域,不知为谁何氏之族者矣。”
(3).形容含意深远或情意深长。 晋 陆机 《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以《春水》一词得名,用冠词集之首。此词深情绵邈,意餘於言,自是佳作。”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其以文词著者,则 阳湖 张氏 、 长洲 宋氏 ,均工绵邈之文,其音则哀而多思,其词则丽而能则。” ——《漢語大詞典》
初心 chū xīn
(1).本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县令。” 郭沫若 《万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
(2).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 ——《漢語大詞典》
(2).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可 kě/kè《國語辭典》
可 [ kě ]
动- 肯定、赞成、赞同。如:「许可」。《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 适宜。《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西游记·第一二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
- 病愈、痊愈。《董西厢·卷五》:「针灸没灵验,医疗难痊可。」《三国演义·第八○回》:「待军师病可,行之未迟。」
- 当、对著。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 值得、堪。如:「可贵」、「可敬」。《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唐·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能够。如:「你可以走了。」《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汉·王充《论衡·率性》:「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
- 却。如:「你去,我可不去。」唐·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那玉砌朱廉与画堂,我也可觑得寻常。」
- 约略、约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唐·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 岂。唐·韦庄〈长安清明〉诗:「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 表示疑问。如:「你可知道?」、「你可想过?」
- 真、确实。《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赞曰》:「太祖、太宗乘百战之势,辑新造之邦,英谋叡略,可谓远矣。」《水浒传·第七三回》:「谷雨初晴,可是丽人天气。」
- 但是、可是。如:「他虽然笨,可很用功。」
- 用于句中,表示加强语气。如:「你可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 美好的。如:「可人儿」。
- 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可 [ kè ]
- 参见「可汗 」条。
辨 biàn《國語辭典》
辨 [ biàn ]
动- 分别、判别。如:「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 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 争论是非曲直。《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辩」。
- 文体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也作「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