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崇文 chóng wén
(1).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 李皓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 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漢語大詞典》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 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漢語大詞典》
华夏(華夏)huá xià
原指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 威震华夏, 曹公 议徙 许都 以避其鋭。”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弔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名-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澹泊 dàn bó
(1).恬淡寡欲。《汉书·叙传上》:“若夫 严子 者,絶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 晋 陶潜 《闲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宋 苏轼 《赵德麟字说》:“今君学道观妙,澹泊自守,以富贵为浮云。”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荡心归澹泊,屏足谢拘孪。”
(2).清淡;不浓烈。 唐 韦应物 《闲居赠友》诗:“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宋 司马光 《李花》诗:“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
(3).朴实。 唐 罗隐 《寄崔庆孙》诗:“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大雅》之音,澹泊无华。”
(4).清贫。 明 王冕 《江南妇》诗:“ 江 南妇,何辛苦!田家澹泊时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5).动荡起伏貌。 宋 苏轼 《答张文潜书》:“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出守》:“ 长江 澹泊孤云没, 伯符 霸业空悲咽。” ——《漢語大詞典》
(2).清淡;不浓烈。 唐 韦应物 《闲居赠友》诗:“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宋 司马光 《李花》诗:“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
(3).朴实。 唐 罗隐 《寄崔庆孙》诗:“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大雅》之音,澹泊无华。”
(4).清贫。 明 王冕 《江南妇》诗:“ 江 南妇,何辛苦!田家澹泊时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5).动荡起伏貌。 宋 苏轼 《答张文潜书》:“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出守》:“ 长江 澹泊孤云没, 伯符 霸业空悲咽。” ——《漢語大詞典》
寄情 jì qíng
寄托感情。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託性於山林,寄情於物外,非有求於人也。”《北史·隐逸传·眭夸》:“高尚不仕,寄情丘壑。” 唐 李愿 《观翟玉妓》诗:“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 宋 陆游 《乙巳秋暮独酌》诗:“ 山阴 老道士,寄情鱼鸟中。” 清 浴日生 《海国英雄记·结婚》:“叹 文君 寄情弦曲,笑 红拂 弹指窗纱。佳人何日嫁?” ——《漢語大詞典》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動-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名-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