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水旱 shuǐ hàn
水涝与干旱。《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贾公彦 疏:“水旱降为荒凶也。”《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閒,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唐 杜甫 《雷》诗:“水旱其数然, 尧 汤 免亲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自朕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连祸结,水旱洊臻,灾异迭见。” 马南村 《燕山夜话·围田的教训》:“这就证明,围田和圩田等等都是与水争地,盗湖为田,其结果必遭水旱之灾。” ——《漢語大詞典》
不常 bù cháng
(1).不固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 传:“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 汉 张衡 《西京赋》:“不常厥土, 盘庚 作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於声,或方於貌,或拟於心,或譬於事。”
(2).异常;反常。《晏子春秋·谏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诸侯。”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言作不常之服,以为笑于诸侯。” 元 元怀 《拊掌录》:“画人物不常,鸟或四足,兽或两翼,人或儒冠而僧衣。”
(3).不平凡;卓越。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夜梦一女,年可十七八,颜色不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习凿齿 史才不常, 宣武 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 荆州 治中。”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4).时常。《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待婢僕们也十分宽恕,不常赏赐小东西。”
(5).犹无常。死的婉辞。 唐 韩愈 《祭故陕府李司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 ——《漢語大詞典》
(2).异常;反常。《晏子春秋·谏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诸侯。”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言作不常之服,以为笑于诸侯。” 元 元怀 《拊掌录》:“画人物不常,鸟或四足,兽或两翼,人或儒冠而僧衣。”
(3).不平凡;卓越。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夜梦一女,年可十七八,颜色不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习凿齿 史才不常, 宣武 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 荆州 治中。”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4).时常。《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待婢僕们也十分宽恕,不常赏赐小东西。”
(5).犹无常。死的婉辞。 唐 韩愈 《祭故陕府李司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助-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虫螟(蟲螟)chóng míng
指危害庄稼的虫类。《管子·七臣七主》:“苴多螣蟇,山多虫螟。”《吕氏春秋·仲春纪》:“行夏令,则国乃大旱,煗气早来,虫螟为害。”《后汉书·仲长统传》:“虫螟食稼,水旱为灾,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虫螟不生,嘉穀以成。” ——《漢語大詞典》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动-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 姓。如汉代有以彤。
灾 ( 災 ) zāi《國語辭典》
- 「災 」的異體字。
稼穑(稼穡)jià sè
(1).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艰难。”《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 教民稼穡。”《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穡,殖五穀。” 唐 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穡,击壤乐农功。”
(2).指农作物;庄稼。《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穡卒痒。” 朱熹 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穡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穡黄。” ——《漢語大詞典》
(2).指农作物;庄稼。《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穡卒痒。” 朱熹 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穡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穡黄。” ——《漢語大詞典》
卒 zú/cù《國語辭典》
卒 [ zú ]
名- 供驱遣、差役的人。如:「役卒」、「隶卒」、「贩夫走卒」。《史记·卷二九·河渠书》:「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 士兵。如:「劲卒」、「士卒」。《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唐·杜甫〈北征〉诗:「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 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参见「卒伍 」条。
- 终止、结束。《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礼记·奔丧》:「三日五哭,卒,主人出送宾。」
- 死亡。如:「暴卒」、「病卒」。
- 终于、终究。《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汉·桓宽《盐铁论·非鞅》:「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卒 [ cù ]
副- 仓猝、突然。《汉书·卷六○·杜周传》:「卒摇易之则民心惑,若是者诚难施也。」《聊斋志异·卷二·莲香》:「卒见,大惊曰:『莲姊复出耶!』」
荒 huāng《國語辭典》
荒 [ huāng ]
动- 废弃。如:「荒废」、「荒芜」。《说文解字·艸部》:「荒,芜也。」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沉溺。如:「荒淫」。《金史·卷七○·撒改传》:「辽主荒于游畋,政事怠废。」
- 扩大。《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列子·杨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
- 惊慌、忙乱。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段简)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知远听得道,好惊荒,别了三翁,急出祠堂。」通「慌」。
- 还未开垦的田地。如:「垦荒」。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书·卷九○·良吏传·王宏传》:「督劝开荒五千余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
- 边远的地方。如:「八荒九垓」。《楚辞·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我奉王命,问罪遐荒。」
- 凶年,农作物歉收的日子。如:「救荒」、「逃荒」、「饥荒」。清·魏源〈吴农备荒议上〉:「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
- 事物严重缺乏的情况。如:「水荒」、「屋荒」、「师资荒」。
- 破烂废弃的物品。如:「收荒」、「拾荒」。
- 空旷冷清、偏僻。如:「荒凉」、「荒郊野外」。唐·吴融〈野庙〉诗:「古原荒庙揜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 不合情理的、不实在的。如:「荒诞」、「荒谬」、「荒唐」。《红楼梦·第一○○回》:「前两天还听见一个荒信,说是南边的公当铺也因为折了本儿收了。」
民生 mín shēng
(1).民众的生计、生活。《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匱。” 明 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 章炳麟 《訄书·商鞅》:“国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终一餔。” 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2).人的本性。《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孔 传:“言人自然之性敦厚。”
(3).人生。《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朱熹 集注:“言人生各随气习,有所好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鲁 穆叔 会晋归,告 孟孝伯 曰:‘ 赵孟 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孝伯 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七:“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髮零落不胜冠。”
(4).生民,民众。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 明 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清 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5). 明 清 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6).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 李若琳 首为祭酒,请仿 明 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7).谓人口增殖。 严复 《〈原富〉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漢語大詞典》
流离(流離)liú lí
(1).因灾荒战乱流转离散。《汉书·刘向传》:“死者恨於下,生者愁於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饉,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颜师古 注:“流离,谓亡其居处也。”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 犬戎 之乱,流离西域,百有餘年。” 清 方文 《秋浦感怀呈刘伯宗》诗:“况乃逢世乱,流离客他乡。” 邹韬奋 《遗嘱》:“二十餘年来追随诸先进,努力於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竭尽愚钝,全力以赴,虽颠沛流离,艰苦危难,甘之如飴。”
(2).指流转离散的人。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内藏诸库,储积丰衍,今流离满道,若量出賑救,此亦民财也。” 王闿运 《陈景雍传》:“县瘠苦僻陋,又残破,流离满途。”
(3).犹淋漓。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晋 陆机 《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4).光彩纷繁貌。 汉 扬雄 《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 清 周亮工 《宋去损〈冰荔编〉序》:“予尝凿冰於北矣,霜雪交沦,层波成凌,峨峨皑皑,流离光彻。”
(5).流利而富文采。 晋 潘尼 《安身论》:“虽繁计策,广术艺,审刑名,峻法制,文辨流离,议论絶世,不得与争功。”《晋书·张辅传》:“又 迁 为 苏秦 、 张仪 、 范雎 、 蔡泽 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
(6).流转、圆转貌。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翩躚山巔鹤。”
(7).指用网捕捉禽鸟,使之无所逃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流离轻禽,蹵履狡兽。” 颜师古 注:“流离,困苦之也。”一说,放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李善 注:“ 张揖 曰:流离,放散也…… 善 曰: 张 説是也。”
(8).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鸮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9).即琉璃。宝石名。后亦指一种烧制成的釉料或玻璃。《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国 ﹞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 注引《魏略》:“ 大秦国 出赤、白、黑、黄、青、緑、縹、紺、红、紫十种流离。”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紫流离胆缾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漢語大詞典》
(2).指流转离散的人。 宋 叶适 《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内藏诸库,储积丰衍,今流离满道,若量出賑救,此亦民财也。” 王闿运 《陈景雍传》:“县瘠苦僻陋,又残破,流离满途。”
(3).犹淋漓。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晋 陆机 《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4).光彩纷繁貌。 汉 扬雄 《甘泉赋》:“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宛延。” 清 周亮工 《宋去损〈冰荔编〉序》:“予尝凿冰於北矣,霜雪交沦,层波成凌,峨峨皑皑,流离光彻。”
(5).流利而富文采。 晋 潘尼 《安身论》:“虽繁计策,广术艺,审刑名,峻法制,文辨流离,议论絶世,不得与争功。”《晋书·张辅传》:“又 迁 为 苏秦 、 张仪 、 范雎 、 蔡泽 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
(6).流转、圆转貌。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翩躚山巔鹤。”
(7).指用网捕捉禽鸟,使之无所逃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流离轻禽,蹵履狡兽。” 颜师古 注:“流离,困苦之也。”一说,放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李善 注:“ 张揖 曰:流离,放散也…… 善 曰: 张 説是也。”
(8).枭的别名。《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陆玑 疏:“流离,梟也。自 关 而西谓梟为流离。” 清 恽敬 《鸱鸮说》:“鴞如鳩,一名鵩,一名流离是也。土鴞食母,一名梟鴟是也。”
(9).即琉璃。宝石名。后亦指一种烧制成的釉料或玻璃。《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国 ﹞出……珠璣、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 注引《魏略》:“ 大秦国 出赤、白、黑、黄、青、緑、縹、紺、红、紫十种流离。”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紫流离胆缾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明窗敞流离,高炉爇香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