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韬略教儿辈,忠贞激女流。

林朝崧清代〕《哭伯兄萨堂四首 其二

召见明光里,牙旗驻海州。主恩宜拜赐,老景复何求。

韬略教儿辈,忠贞激女流。临当撤瑟夜,红粉为君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韬略儿辈忠贞女流

韬略(韜略)tāo lüè
(1).古代兵书《六韬》《三略》的并称。泛指兵书。 唐 张说 《河西节度副大使安公碑铭》:“幼聚童儿,必为军阵之戏;长交英俊,唯谈韜略之书。”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 唐 自 大中 已来,以兵为戏者久矣。廊庙之上,耻言韜略。”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武夫识字,所恃为韜略者,不逾此种。”
(2).借指谋略,计谋。《旧唐书·越王係传》:“ 越王 係 幼禀异操,夙怀韜略,负 东平 之文学,藴 任城 之智勇。”《水浒传》第七六回:“枢相素读兵书,深知韜略。”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 常明义 有点韬略,是佃户当中的‘军师’,经常琢磨些对付 白眼狼 的点子。”  ——《漢語大詞典》
教 jiào/jiāo《國語辭典》

教 [ jiào ]

  1. 训诲、诱导。如:「教导」、「教诲」。《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2. 使、让。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携手〉词:「帐里不教春梦到。」
  1. 礼仪、规矩。《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
  2. 宗教的简称。如:「佛教」、「基督教」。
  3. 姓。如明代有教辅直。

教 [ jiāo ]

  1. 传授。如:「教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论〉:「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儿辈(兒輩)ér bèi
孩子们;后辈。《晋书·王羲之传》:“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宋 杨万里 《昨日访子上不遇》诗:“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巖花恣意看。” 宋 戴复古 《题梅岭云封四绝》之四:“儿辈欲知当日事,青山解语水能谈。”  ——《漢語大詞典》
忠贞(忠貞)zhōng zhēn
(1).忠诚坚贞。《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国语·晋语二》:“昔君问臣事君於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贞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颜回 竟短折, 贾谊 徒忠贞。”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五》:“ 王恕 素志忠贞,可任大事。”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四章:“一个人民的战士,对革命事业,要像金子一样忠贞。”
(2).指忠诚而坚定不移的人。《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摄正之初,拔用忠贞,其餘维纲多所改正。”  ——《漢語大詞典》
激 jī《國語辭典》

激 [ jī ]

  1. 水势受阻而喷溅。如:「激起浪花」、「波涛相激」。
  2. 使有所感发或变化。如:「刺激」、「激励」、「劝将不如激将」、「激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然二子不困戹,恶能激乎?」
  3. 身体突然受到雨或冷水的刺激。《红楼梦·第三○回》:「他这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
  1. 言行率直、急切。如:「激切」、「偏激」。
  1. 强烈、急剧的。如:「激增」、「激涨」、「激战」。唐·李朝威〈柳毅传〉:「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1. 姓。如汉代有激章。
女流 nǚ liú
妇女;妇道人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今 杭城 有女流 熊保保 及后辈女童皆效此,説唱亦精。”《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知县看他容貌不差,问道:‘既是女流,为甚么不守闺范?’” 巴金 《家》三二:“家里只有我一个女流,你表弟年纪又小。”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