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当初坠粉零艳,只合付、浪游诗橐。

黄燮清清代〕《雨霖铃 题陆次山矶蜀游图

奇峰青削。问谁人遣,力士开凿。偏安自古形胜,英雄代谢,风云萧索。

指数兴亡似马,背残梦依约。买浊酒、一醉斜阳,笑倚吟鞭慢斟酌。

玉环花蕊都飘泊。叹香魂、更比秋烟薄。当初坠粉零艳,只合付、浪游诗橐。

自别峨嵋,城上芙蓉,几度开落。悔听了、杜宇归来,过后思量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当初只合浪游诗橐

当初(當初)dāng chū
起初;过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盖城地当初山水渀盪,漂沦巨栰,阜积於斯,沙息壤加,渐以成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开元 到今踰十纪,当初事跡皆残隳。” 元 杨椿 《西湖竹枝词》:“早听当初阿姨语,免教今日悔狂夫。”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想当初,在戏园,唱玩艺,挣洋钱。”  ——《漢語大詞典》
坠 ( 墜 ) zhuì
坠 [ zhuì ]
  1. 落,掉下:~马。呱呱~地。
  2. 往下沉:下~。
  3.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儿。~子(➊垂着的东西;➋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
粉 fěn《國語辭典》

粉 [ fěn ]

  1. 擦在臉部的細末狀化妝品。如:「脂粉」、「香粉」。《說文解字·米部》:「粉,傅面者也。」《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2. 細末。如:「花粉」、「麵粉」、「胡椒粉」、「洗衣粉」。明·張自烈《正字通·米部》:「凡物磑之如屑者皆名粉。」
  1. 塗抹、塗飾。如:「粉刷」。漢·揚雄《太玄經·卷五·視》:「粉其題䪻,雨其屋須,視無姝。」
  2. 碾碎、碎爛。如:「粉身碎骨」。《新五代史·卷七四·四夷附錄》:「乃發其墓,粉其骨而颺之。」
  1. 白色的。如:「粉蝶兒」。《儒林外史·第六回》:「頭戴紗帽,身穿圓領補服,腳下粉底皂靴。」
  2. 北平方言。指猥褻的、淫穢的。如:「粉曲」、「粉戲」。
零 líng《國語辭典》

零 [ líng ]

  1. 數的空位,亦指小於所有正數,大於所有負數的數。阿拉伯數字作「0」。
  2. 不成整數、餘數。如:「零頭」、「零存整付」。
  3. 姓。如明代有零混。
  1. 降下、落下。如:「凋零」、「飄零」、「感激涕零」。《文選·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
  1. 緩緩落下的樣子。《詩經·豳風·東山》:「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2. 零碎、零散。如:「零錢」。《紅樓夢·第六九回》:「何必受這些零氣,不如一死,倒還乾淨。」

零 [ lián ]

  1. 漢代羌族。約據有今大陸地區青海一帶。
艳 ( 艷 ) yàn
艳 [ yàn ]
  1. 色彩鲜明:~丽。~冶。鲜~。娇~。百花争~。
  2. 羡慕:~羡。
  3.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事。~诗。~史。
  4. 美丽,亦指美女:“吴娃与越~,窈窕夸铅红。”
只合 zhī hé
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漢語大詞典》
付 fù《國語辭典》

付 [ fù ]

  1. 授予、交给。如:「交付」、「托付」。《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2. 支出钱财。如:「付款」、「付帐」、「缴付」。
  1. 量词。计算成组成套物品的单位。如:「一付眼镜」、「两付碗筷」。通「副」。
浪游(浪遊)làng yóu
亦作“ 浪游 ”。 漫游,四方游荡。 唐 杜牧 《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诗:“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可惜小可浪游薄宦,到家来这里,迟了。”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顾抑塞不安於乡,浪游 江 淮 间,復无所遇,尝僦居 南京 僧寺。”  ——《漢語大詞典》
诗橐(詩橐)shī tuó
即诗囊。 清 查慎行 《河间道中》诗:“数钱工姹女,诗橐关(笑)空携。”参见“ 诗囊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