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除罪垢,脱百冤,

释印肃宋代〕《活人歌

大圣灵验普庵圆,广施含灵遇有缘。
信心清净通灵感,万病俱销释业愆。
文殊体,用普贤,
活人歌裹现金仙。药王药上非他术,
扁鹊孙真共一言。分三服,
净水煎,莫将血味污心田。
万物有形皆我体,但行慈德解仇冤。
内无想,外无缘,
何必神方肘后传。身心本是金刚体,
不解观心被业缠。药病销,
心月圆,信时佛岂独西天。
在在处处人皆有,世间无比这灵源。
除罪垢,脱百冤,
解使昏□朗义天。信知非我谁为病,
大士维摩笑裹眠。众生病,
我不颠,体没众生我病痊。
不二法门谁敢道,金毛师子露身全。
速投药,解尘缘,
莫学群迷眼似圣。随机应感非难易,
信手拈来不用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除罪

除罪 chú zuì
(1).免罪。《史记·平準书》:“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晋书·王羲之传》:“今除罪而充杂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为重於杀戮,可以絶姦。”
(2).谓开脱罪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为亡命弃市罪诈捕命者以除罪。”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亡命者当弃市,而王藏之,诈捕不命者而言命,以脱命者之罪。”  ——《漢語大詞典》
垢 gòu《國語辭典》

垢 [ gòu ]

  1. 肮脏的东西。如:「污垢」、「牙垢」、「油垢」。《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三》:「朗璞蒙垢,不能吐辉。」
  2. 瑕疵、缺点。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3. 耻辱。《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1. 不清洁的。如:「蓬头垢面」。
脱 ( 脫 ) tuō
脱 [ tuō ]
  1. 离开,落掉:~产。~发()。~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
  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
  4. 倘若,或许:~有不测。
  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6. 姓。
百 bǎi《國語辭典》

百 [ ​bǎi ]

语音
  1. 数目字。十的十倍。《说文解字·白部》:「百,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大写为「佰」。
  2. 姓。如古时有百倏,战国时有百丰。
  1. 众多。如:「百病不侵」。
  2. 总指一切所有的词。《诗经·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百 [ ​bó ]

读音
  1. 参见「百色县 」条。
冤 yuān《國語辭典》

冤 [ yuān ]

  1. 受到委屈的。如:「冤情」、「冤魂」。《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嗟乎,冤哉亨也!」
  2. 仇恨的、怨恨的。如:「冤家」。唐·李频〈哭贾岛〉诗:「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
  3. 受骗、不划算。如:「花真钱,买假货,太冤了。」
  1. 仇恨、怨恨。如:「结冤」、「冤冤相报」。唐·韩愈〈谢自然〉诗:「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2. 委屈。如:「申冤」、「诉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