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子兮 zǐ xī
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毛 传:“子兮者,嗟兹也。” 孔颖达 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説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于人称。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或师絶学贤,不以艺自輓。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子兮﹞谓 元十八 。’” ——《漢語大詞典》
如此 rú cǐ
这样。《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漢語大詞典》
良人 liáng rén
(1).贤者;善良的人。《诗·大雅·桑柔》:“维此良人,作为式穀。”《庄子·田子方》:“昔者寡人梦见良人。” 晋 潘岳 《西征赋》:“简良人以自辅,谓 斯 忠而 鞅 贤。”《水浒传》第四五回:“原来这婆娘倒不是个良人。”
(2).古时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孟子·离娄下》:“ 齐 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后反。” 赵岐 注:“良人,夫也。” 唐 白居易 《对酒示行简》诗:“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清 尤侗 《铁夫人》诗:“ 武皇 南巡臣拜杖,良人繫狱妾心丧。”
(3).指美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陈奂 传疏:“良人犹美人。”
(4).平民;百姓。《后汉书·酷吏传·董宣》:“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官奴婢六十已上,免为良人。”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诗:“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 金主 詔曰:‘诸良人知情嫁奴者,听如故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从所欲。’”
(5).旧指身家清白的人。《水浒传》第七回:“ 林冲 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 ﹞专一飘风戏月,调占良人妇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宋为富 强佔良人为妾。”
(6).即乡大夫。古代的乡官。《国语·齐语》:“十连为乡,乡有良人。” 韦昭 注:“良人,乡大夫也。”
(7). 西汉 妃嫔的称号。 东汉 废。 魏 、 晋 、 南朝 曾又设置。《汉书·外戚传序》:“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漢語大詞典》
(2).古时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孟子·离娄下》:“ 齐 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后反。” 赵岐 注:“良人,夫也。” 唐 白居易 《对酒示行简》诗:“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清 尤侗 《铁夫人》诗:“ 武皇 南巡臣拜杖,良人繫狱妾心丧。”
(3).指美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陈奂 传疏:“良人犹美人。”
(4).平民;百姓。《后汉书·酷吏传·董宣》:“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官奴婢六十已上,免为良人。” 唐 白居易 《道州民》诗:“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 金主 詔曰:‘诸良人知情嫁奴者,听如故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从所欲。’”
(5).旧指身家清白的人。《水浒传》第七回:“ 林冲 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西门庆 ﹞专一飘风戏月,调占良人妇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 宋为富 强佔良人为妾。”
(6).即乡大夫。古代的乡官。《国语·齐语》:“十连为乡,乡有良人。” 韦昭 注:“良人,乡大夫也。”
(7). 西汉 妃嫔的称号。 东汉 废。 魏 、 晋 、 南朝 曾又设置。《汉书·外戚传序》:“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