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鸱鸢啄腐疑雏凤,

徐夤唐代〕《西寨寓居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豪门有利人争去,
陋巷无权客不来。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严陵万古清风在,好棹东溪咏钓台。
功智争驰淡薄空,犹怀忠信拟何从。鸱鸢啄腐疑雏凤,
神鬼欺贫笑伯龙。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鸱鸢雏凤

鸱鸢(鴟鳶)chī yuān
亦作“鵄鳶”。 即鸱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秽鵄鳶之笼吓,钦飞凤于太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 钱振伦 注:“鳶,鴟也。” 唐 韦应物 《鸢夺巢》诗:“野鹊野鹊巢林梢,鴟鳶恃力夺鹊巢。” 明 王廷陈 《咏怀》:“民食美芻豢,鴟鳶甘臭陈。”参见“ 鴟鸟 ”。  ——《漢語大詞典》
啄 zhuó《國語辭典》

啄 [ zhuó ]

  1. 鸟类用嘴取食。如:「啄食」、「啄米」。
  1. 鸟嘴。《韩诗外传·卷七》:「鸟之美羽勾啄者,鸟畏之。」
  2. 一种书法笔法。用笔时由右斜向左的一短撇,为永字八法中的第七笔法。
腐 fǔ《國語辭典》

腐 [ fǔ ]

  1. 烂的、坏的。如:「腐草」、「腐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2. 迂阔不开通的。如:「腐见」、「迂腐」。《史记·卷九一·黥布传》:「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
  3. 豆腐制的。如:「腐皮」、「腐乳」。
  1. 朽烂、臭败。《吕氏春秋·季春纪·数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 宫刑。《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
  2. 朽烂败坏的东西。《晋书·卷四九·阮籍等传·史臣曰》:「舐痔兼车,鸣鸢吞腐。」
  3. 豆腐。《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腐乃淮南所为。」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1.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2.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3.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5.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1.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雏凤(雛鳳)chú fèng
幼凤。比喻有才华的子弟。 唐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之一:“桐花万里 丹山 路,雏凤清於老凤声。” 冯浩 笺注:“《晋书》: 陆云 幼时, 閔鸿 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元 王逢 《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九苞雏凤冲霄翼,三匝慈乌落月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