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
尹济翁〔宋代〕《风入松(癸已寿须溪)》
曾闻几度说京华。愁压帽檐斜。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
长生休说枣如瓜。壶日自无涯。河倾南纪明奎璧,长教见、寿珪成霞。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
长生休说枣如瓜。壶日自无涯。河倾南纪明奎璧,长教见、寿珪成霞。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不是 bú shì
(1).错误;过失。《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适间婆婆説你许多不是。”《红楼梦》第三十回:“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 茅盾 《多角关系》九:“到底是谁的不是,一见面就吵嘴?”
(2).表否定判断。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是汝书,即注是,以字押;不是,即注非,亦以字押。” 宋 苏轼 《寄子由》诗:“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十章:“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这儿呆着有危险。” ——《漢語大詞典》
(2).表否定判断。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是汝书,即注是,以字押;不是,即注非,亦以字押。” 宋 苏轼 《寄子由》诗:“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二十章:“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这儿呆着有危险。” ——《漢語大詞典》
柴桑 chái sāng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漢語大詞典》
心远(心遠)xīn yuǎn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漢語大詞典》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漢語大詞典》
等闲(等閒)děng xián
亦作“ 等閒 ”。
(1).寻常;平常。 唐 贾岛 《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 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轻易;随便。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宋 朱熹 《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上海 是帝国主义的堡垒, 武汉 更是 吴佩孚 的地盘,等闲取不得。”
(3).无端;平白。 唐 刘禹锡 《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宋 欧阳修 《南歌子》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元 邵亨贞 《蝶恋花》词:“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閒牵动离人泪。” ——《漢語大詞典》
(1).寻常;平常。 唐 贾岛 《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 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轻易;随便。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宋 朱熹 《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 上海 是帝国主义的堡垒, 武汉 更是 吴佩孚 的地盘,等闲取不得。”
(3).无端;平白。 唐 刘禹锡 《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宋 欧阳修 《南歌子》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元 邵亨贞 《蝶恋花》词:“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閒牵动离人泪。”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 错误:~错。记~。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姓。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動-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助-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元嘉 yuán jiā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公元422—453年)例如:元嘉草草。——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